四攝六度波羅蜜多解說

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內容分述如下﹕
布施的含義
  布施攝,就是適當的給與。即在經濟上、學識上、精神上直接解決別人的困難和給與別人的所需。別人受了你的恩惠,自然會對你產生好感,從而接受你所說的話,這樣度化眾生就容易得多了。

愛語攝的含義
  愛語攝,是視乎環境的需要,用和藹可親的態度、誠懇柔和的言辭來忍慰喻、勉勵別人,使別人對你產生好感,使容易引導而踏上正途。愛語可分下列三類﹕
  一、忍喻語﹕就是對病患者和不幸者,加以親切的忍問和開解,使他門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二、慶悅語﹕對別人的成就和優點,加以欣賞讚美,慶賀祝福、既使他們懂得珍惜福、慧的可貴,又可以聯絡感情。
  三、勝益語﹕對別人的自驕自滿,或於事理執迷不悟,應加勸勉,甚而薄責一番,使他們有所警悟。凡是出於慈愛的動機,能使對方受益的說話,都屬於勝益語。
利行攝的含義
  利行攝,是用種種方法來使眾生今生,乃至將來都獲得真正的利益。利行有三類﹕
  一、使人今生得到利益的行為﹕我們要諄諄地勸導別人多作善業,積集福、慧,增加他們現有的財富,提高今生的名位。
  二、使人將來得到利益的行為﹕我們雖然使別人獲得今生的安樂,但也應使他們深刻地認識一切東西都是無常的、苦的、不能永恒擁有的,從而使他們明白唯有依循佛法修持,將來才能獲得更大的安樂。
  三、使人今生及將來得到利益的行為﹕我們還要鼓勵在家和出家的人,逐漸修習戒、定、慧,斷除貪、嗔、癡等煩惱,使他們不僅今生在到身心安樂,將來更能往生淨土,終於得到涅槃的樂果。
同事的含義
  同事攝,為了度化眾生,必須與他們處於同一環境,作為他們的助心或同伴,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或者鼓勵眾生修行,加強他們的信心。菩薩往往和眾生一起共同修行,給他們作榜樣,都屬於同事攝。

六度波羅蜜多

『六度』就是使人度過生死苦海的六種方法,『波羅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亦即:能度過生死苦海的這個人間世界,到達快樂的彼岸佛的極樂世界。

這六種方法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一、佈施度慳貪,
二、持戒度毀犯,
三、忍辱度嗔恚,
四、精進度懈怠,
五、禪定度散亂,
六、般若度愚癡。

一、佈施

  佈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捨給別人,《無量壽經》上說:布恩施惠叫做佈施。佈施可以分為三種:

  財施:就是把金錢財物施捨給別人,譬如我們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濟助窮人,或供人急需,都叫作財施。又替人出力做事也是財施。

  法施:指人格上的啟發,學問上的指導。能多把佛法的道理說給別人聽,如講經,贈送經書等等,使人能夠得到做人處世的正確方法,都叫法施。

無畏施:指解救他人的患難,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別人遭遇不幸,我們好言相慰,並幫助解決困難,濟危救急,在苦悶、沮喪時,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等。這都叫做無畏施。

  佈施應該從慈悲心出發,歡歡喜喜的捨施,不要有我是能施的(產生優越感)你是被施的(輕賤感),以及計較所施的財物數量多少,值價貴賤等等。甚至還想得到報答,或要人家用種種方法感謝你。這樣都是不對的。

二、持戒

  戒有防過止非的作用,一般信佛學佛的人,都要遵守戒律,遠離過失,才能身心安定,開發智慧,圓成佛道。

  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等多種,可分為三種類型,(詳細條文在戒本)稱三聚淨戒。

  攝律儀戒:是遵守佛制的戒律不作一切諸惡(作即犯戒)。

  攝善法戒:奉行一切諸善事(不作善事即犯戒)。

  攝眾生戒:廣修一切善法以益利眾生(不救度眾生即犯戒)。

  上面三種戒法,從身體上,行動起居,端莊有禮,不犯威儀,不作諸惡事,不說諸惡語,一切惡都要斷了斷惡修善。第二步進而做一切善事造福人群世界。第三步修一切善法,使心地明淨,並以此法教導一切眾生,同得安樂清淨境界。佛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這個意思,持戒在佛法上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三、忍辱這個最重要!)

  他人對我的打罵、諷刺、誹謗、侮辱、冤屈等等橫逆境界中,而能忍受,不生怨恨心,報復心,退悔心。是學佛法,做善事中所不可缺少的修養功夫,古人曾經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何況學佛是長久偉大的事業呢?我們艱苦所積累的功業,若不忍辱,會被一念嗔火所毀滅。經中所說的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這個道理。《遺教經》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學佛的人要有寬大胸襟,高深涵養,人嗔我不嗔,人惱我不惱。憐憫惡人的侵犯,是他們沒有知識不懂道理的緣故。

  為了實現偉大的的事業,在向善路上要有堅定信心。不為逆境的苦所妨礙,也不為順境的享樂所轉移,更不為寒、熱、風、雪、饑、渴、老、病等所動搖。在修習佛法中。了達一切的本自不生,皆是緣生無性,不論此法他法,動中靜中,都是一致,這是忍辱功夫高深的成就,我們要好好學習。

四、精進

  精進就是一往向前的意思,精是不雜,進是不退。六度中其他五度都要靠精進才能成就。

  我們做一件事,要想成功,一定要有恆心地不斷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學佛是大事更加如此。譬如種田,今天鋤二鋤,明天鋤二鋤,哪會有收穫。如打洞,東鑽鑽西鑽鑽,一個洞也打不通。那十八般兵器,每件都學學停停,哪會學好武藝。因此要精,要勤,要一門深入。當然更要克服前進中的種種困難,常自勉勵;學業不進則退,時光一去不返。人家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到,以及人命無常的道理,要有不達目的誓不退休的決心。

五、禪定

  梵語禪那,此云靜慮,六祖惠能大師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也稱一心研修為禪,一念靜止為定,是掃蕩心中一切妄想,使心專注一境的功夫。

  禪定在佛學中,占重要的位置,故有無定不成佛,無佛不在定。之句。沒有定不能開發智慧,當然不能成佛了。

  修習禪定要有清靜的環境,減少財、色、名、食、睡的貪欲,消除怨恨心,平時行動合乎清淨戒律,注意昏沉,散亂二種干擾,盤腿趺坐,調身、調息、調心。祖師有外息諸緣,內無喘息,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的四句話可以概括一切。

  坐禪到一定功夫,會出現種種清淨、快樂、奇怪的境界,此時不可貪著及生邪念,否則會走入歧途,著魔發狂,不可不知。修禪必須有師父指導,以持戒為基礎,因戒生定,由定發慧,這是學佛的規律。

  禪定功深,能得初禪、二、三、四禪乃至滅盡定,種種大定。那時行者身心快樂,得未曾有,非世上一切快樂可比,能生色界無色界天,直至了生死,證涅槃。

六、般若

  般若是梵語,譯作智慧,它含義深廣,有了知,分別、簡擇、決斷等許多意義。是通達真理的最高智慧,它圓融無礙,而又靈明自如,非一般文字語言所能說得透徹,僅能在譬喻中領會其精神,如云:般若如大火聚,觸之皆燒,猶如鋒利無比的寶劍,無所不斬,般若了知一切法而不染一切法,好比明鏡遠近皆能照見而不執著等等,在六度中它是眼睛,使修行者不走錯路而落坑碰壁,上面諸度中沒有般若就不徹底,不究竟,不能到彼岸,不叫波羅密多了。不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智慧,修習佛法,沒有智慧,不但時倍功半,而且還會走到邪路上去。可見般若的重要性,它使人們從相對真理引導到絕對真理的唯一法門。

  以上六度,是菩薩自行化他,利樂有情的大行大願。這六度法,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行者應六度齊修,不可偏廢。假使持戒而不佈施,則不能攝化有情;佈施而不持戒,則難以進修定慧;忍辱而不精進,則道業難成;精進而不忍辱;則魔障難消;禪定而無智慧,則固執不通;智慧而無禪定,則凡情易動。因此,我們要大發菩提心,學菩薩行願,廣修六度萬行,直至圓成佛果。

http://www.buddha.twmail.cc/2-2/3546.ht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