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高度

舊雜譬喻經卷2:「昔有國王出遊,每見沙門輒下車為沙門作禮。

道人言:「大王止,不得下車。」

王言:「我上、不下也。所以言上、不下者,今我為道人作禮,壽終已後當生天上,是故言上耳、不下也。」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有位幽默又有智慧的國王。

故事從國王禮敬出家人開始說起,這是國王的堅持,但其背後則是知出家人是眾生福田,若為沙門作禮,則功德難量。所以當大臣阻止其大車向沙門頂禮之時,回了「我上、不下也。」的雙關語。

「上」,是指死後生天,遠離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不只故事中的國王的希求,更是普羅眾生的共同理想。面對此期生命的缺憾或不圓滿,力求超越現在的不足而有美好的未來,依佛法而言,這是發起「增上心」。但發願或期待則需仰賴實際行動,方能達成目的。故事中的國王以禮敬沙門,透過布施恭敬出家人,這是種植功德福田。

為何僧人是眾生福田?「田」以生長為義,人若行善修慧,就像農夫於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所以稱為「福田」。僧人堪為眾生福田,在於其以斷惡修善、追求解脫、利益眾生為生命之究極目的,其莊嚴僧相是勤修戒、定、慧而有的修行結晶,並展現於行住坐卧中,形成度生的資糧。依此而堪稱為眾生福田。

國王深知箇中道理,也能確實奉行,故能直言:「上、不下耳。」這是順流之勢,如是善行,必有相應之善果。除了希求未來能有具足較好、莊嚴的的生命型態及良好、清淨的依止環境外,更重要的開發深厚、寬廣的生命內涵,如:慈悲、智慧及種種福德。以福德為根柢,因慈悲而能悲憫眾生,依智慧而得以平等攝化有情,才能如儒家所言之「悲天憫人」,乃至佛教所顯更具利生實踐行動的「願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之大願行。

否則,福薄智淺,眾生見之皆不喜、不願親近,又如何與其分享正法,或是攝化教導呢!

從國王睿智的作為,也提醒我們應以寬廣的眼光、恢濶的格局面對生命中的種種事件:任何的抉擇並沒有絕對的「是」或「非」,但考量當下因緣及對未來的發展,就成為左右定論的關鍵條件;眼前的繁華美景或許令人驚豔,但十年、百年後是否能維持這般榮敷之貌?或盡是滿目瘡痍、不忍卒睹的慘怖後果?殷鑑不遠,在在都是提醒的教材!

站在最高峰,便能俯看山下無際之美景。願眾生登上生命高峰,開展生命寬濶無遮的視野。

http://blog.udn.com/bhadra/5130579#ixzz2QiNSjf4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