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觀千眼

每天一睜開眼睛,就開始「看」。用眼睛去看,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有人說:眼睛是人類靈魂之窗。我們藉由眼睛,去認識這一個花花世界。但總感覺到:像是在霧裡看花,也慢慢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有眼無珠」。試問: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究竟是在看什麼呢?能不能夠擴展視野?怎樣才能培養眼光獨「到」?換言之:我該怎麼去看?

我們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了「只看表面,就下定見」,這和眼睛的功能相互呼應。有所謂:見前不見後,見上不見下,見近不見遠的特性。如果只用眼睛去看,就視為結論,那是一種直覺的反射動作。所以那是一種膚淺的看。也可以說是一個「不完整的看」。如果我們藉用佛說「五眼」的道理和方法,「五眼」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幫助我們如何完整性的去「看」的「法」。

假設以一顆方糖為例:

肉眼(簡擇):肉眼見色直覺反應「看到了!這是一顆方糖」。

天眼(通達):明察秋毫分別、認識、理智探討物性「什麼是糖?」。比如:原料生產,歷史沿革等等,和糖本身相關的知識。

慧眼(見真):深入觀察因果關係和因緣法則「糖的內涵?」比如:糖和生命的關係?吃太多或太少對健康會發生什麼影響?糖有什麼特性?原來它本身也是一種中和的調味品。奶茶太甜,是因為糖加太多;梅茶太酸,是因為糖加太少;薑茶太辛辣,也可以用糖緩衝。

法眼(清淨):其中有道解惑故清淨「糖的法義?」如何把慧眼觀察所得,在現實生活中化為修行呢?其實人與人的關係,也需要一些「糖分」來作調劑。甜言蜜語,人人愛聽。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彼此愉悅、撫慰人心。但是說得太多了,就會有反效果,變成逢迎拍馬,迷惑人心了。

佛眼(具足):了覺法性萬物皆具法性「糖即法性」。一顆毫不起眼的方糖,包含有世間出世間的道理,隱含有覺悟的契機。從「看熱鬧」一路到「看門道」,其間經歷了「五眼」的思惟歷程。所以說,光用肉眼,是不完整性;改用旁觀,還是不完整性;必須要能「觀照法性」、「化物清淨」,才稱得上是「具足五眼」,也可說是具備了一個完整性「看」的「法」。

上述所引証,只是粗淺陋見。老禪師說:「佛法是對人說的」。如果我們凡夫,只能具備肉眼,這樣,我們將永遠無法去學習運用「五眼」的法義,除非已經成佛了!設若我們將「五眼」視為是:一種幫助我們思惟的工具。那麽!當我們面對一切的人、事、物,產生了無明迷惑的時刻,實際運用「五眼」的道理,就可以或多或少幫助我們,去得到一些啟發或饒益。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一智一眼。一隻眼,一盞燈,千隻眼,千盞燈。覺照能力不同,亮度也就不同,差別就在於:看法的完整性。

http://www.chiefsun.org.tw/tw/6_magzine/5_detail.php?Id=12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