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珠

念珠不是佛教所創,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念珠的記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經記戴念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而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戴,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但在密教中念珠卻是極受重視。傳入中國的經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木(木患)子經」,「校量數珠功德經」,「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等,主要內容是講述持珠念三寶之功德,總括來說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亦可增加威儀。

「文殊儀軌經」(數珠儀則品) 說法最上品是 1080 , 上品 108 顆,中品 54 顆,下品 27 顆,而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說,而非出自經典所戴,現將常見的顆數意義簡述如下︰

1080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 1080 種煩惱,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天上,即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是︰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108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 ( 眼、耳、鼻、舌、身、意 ) 各有苦、樂、捨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 --  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 --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三份。
27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 --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 108 顆除六份。
14 --  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顆 (亦有二顆),母珠又稱達磨珠。數取 (亦叫隔珠,間珠) 用以分隔一定顆數的佛珠。記子又稱弟子珠,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多以十顆為一小串,表示十波羅蜜,撚珠念佛滿一百零八次時即撥動一記子以為紀數。如在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稱為助明、淨明、維摩、補處菩薩。記子留是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持用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開始,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一遍即用心撚掐一顆念珠,間珠不算,如有記子每撚珠念佛滿一串珠時即撥動一記子,而撚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而逆向而回,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各念珠表示觀音,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故撚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否則即犯越法罪。
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對持念珠有一定規定外,其他的記載大多沒有嚴格的規定,如對持珠及念珠有個別問題,可請示經常出入的道場出家人或前輩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不要被物所繫,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要多少顆數,要如何掐撚,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念珠也是相之一,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參考資料:自在居藏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