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的科學,上課的地方不在教室內,而應該在外頭的大自然中。當年回台教書,頭一門課就是「天文觀測」。一上課問學生「星空是如何運動的」、「四季星空是如何輪替的」、「恆星和行星是如何昇落的」,學生一臉茫然。好吧,說得再好聽,不如親眼一見,就讓同學們晚上到學校門口的大草坪上觀察星空,學生怕無聊,弄了兩瓶酒,帶上幾盤滷菜,吃酒聊天之餘,偶爾抬頭觀星。

抬頭看「八分多鐘前的太陽」
隔了沒多久,學生興奮大叫:「老師,夜空果然會動噯!」這不是因為喝酒的關係,這是因為夜空本就不斷在運動。星空有其誠信,總在那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多數時候感覺不到,因為我們用都市的光害和大氣的汙染把自己的眼給遮蔽了。古人體察日昇月恆,得出宇宙規律,寫入教科書中,我們今天卻只能從教科書中去認識星空,渾然不知只要我們跨出門去,走向山間水邊,就是滿天的星光燦爛!
希望您能從「全球天文年」開始,常走出戶外,來到星空之下,以蒼天為帳,大地為床,享受宇宙星空帶來的感動!好些人看著宇宙的天長地久,發願要好好地活在「當下」,把握「現在」;不過我們要提供您一個不同的角度:「當下」是什麼意思?「現在」又如何定義?

我們白天裡抬頭看到的太陽,其實是八分多鐘以前的太陽,因為光從太陽來要走上八分多鐘才會到達地球,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現在」的太陽,而是「以前」的太陽。如果太陽現在爆炸了,我們要到八分鐘以後才會知道,不過那時候即使知道也沒什麼差別了!

夏夜星空中,牛郎挑著扁擔裡的一子一女,在銀河的這一邊望穿秋水,但那已經是十七年前的牛郎星了,因為牛郎星距離我們十七光年;在銀河的另一邊翹首企盼,期待在金風玉露中再次相會的織女,已經是廿五年前的織女星了;有趣的是,和牛郎及織女排成「夏季大三角」的天鵝尾巴—天津四,早已經是一千四百年前的星星了。

抬頭看「光記錄不同時間」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三日,一顆垂死恆星在我們銀河的近鄰大麥哲倫星系中爆炸,天文學家無比興奮,因為在這麼近的星系中出現如此明亮的超新星,是繼西元一六○四年克卜勒超新星之後的又一奇觀!但是實情如何?大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十六萬八千光年,這顆超新星爆炸瞬間所放出的光芒,走了十六萬八千年才在一九八七年二月廿三日抵達了地球!課堂上的學生一聽就急了:「老師,那它現在怎麼樣了?」現在怎麼樣,就請您慢慢兒等,十六萬八千年之後,您就知道它「現在」怎麼樣了!

「光速是有限的」的這個事實,讓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點點星光,都是來自宇宙不同年代的時間記錄:看得愈遠,時間愈早!

人類的壽命相較於宇宙年歲,有如白駒過隙,曾不能以一瞬;人類生活的空間,也不過是地表以上薄薄數公里的一層,相較於整個地球,就好像把個籃球扔到水裡再撈起來,籃球表面所沾附的那一層水的厚度,大約也就是蘋果那層果皮的厚薄…。
走筆至此,萬念俱息,世事紛擾,也不再縈懷於心,是誰說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燈下想想,的確如此。

(作者為台大物理系與天文物理研究所 孫維新教授)
【2009/06/25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