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是誰造成的?
你造什麼罪業,地獄就現出來一個什麼監獄。
什麼叫地獄呢?地獄是誰造成的呢?人間有監獄;地府裏,就是陰間──也有監獄。可是人間的監獄是政府先造好,給犯罪人預備的,地獄的監獄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不是的。地獄的監獄不像人間的監獄,預先造好在那地方,等人犯了罪,就把他圈到監獄裏。
地獄是誰造成的?
你造什麼罪業,地獄就現出來一個什麼監獄。
什麼叫地獄呢?地獄是誰造成的呢?人間有監獄;地府裏,就是陰間──也有監獄。可是人間的監獄是政府先造好,給犯罪人預備的,地獄的監獄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不是的。地獄的監獄不像人間的監獄,預先造好在那地方,等人犯了罪,就把他圈到監獄裏。
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我們人交朋友一定要特別小心,特別注意。
什麼叫逐境而生呢?好像我們人遇著善友,給你講佛法,教你做善事,你聽他這麼講,就學了佛法,做了善事;如果你遇著惡友,教你去花天酒地,做一些壞的事情,你聽他講多了,就想去做,也許會變成他那樣子。
念老這裡講,「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但求幻妄之樂,如蛾撲火,自焚其身」。這世間迷惑顛倒的人,不知道世間苦空無常,佛講這人世間只有苦沒有樂。有的人還不能接受,我很快樂,你看吃得又好,財色名食睡這五欲,天天能享樂,這很快樂,哪有苦?實際上你想想,我們人所追求的五欲的享受是真的樂嗎?如果是真的樂,這個樂是不會變的,這叫真的樂。如果會變的,那是假的,那叫幻妄之樂。
你譬如說用吃來講,你現在肚子餓了,給你一碗山珍海味的飯菜,你吃了之後,這人間最高享受了。好了,吃進去一碗,再給你一碗,這享受好像降級了,好像第一碗更好吃,第二碗沒那麼好吃。再給你一碗,第三碗,很飽了,就不再想吃了。現在有人一定要逼著你,你得吃十碗,你不吃十碗,那就要懲罰你,很苦!你看看,如果說吃這個山珍美味,那是快樂的事,應該愈吃愈快樂,怎麼你愈吃愈苦了?最後可能說你就把我殺了,我不能再吃了。你看,苦到這樣,說明那不是真樂,假的!那是什麼?因為你餓,很苦,現在給點藥給你吃,你覺得暫時緩解一下那個苦。就好像吸毒一樣,毒癮來的時候,那瘋狂,現在給你吸一口毒品,你覺得很快樂,飄飄欲仙了,那毒品是愈吸愈苦。
受得了委屈,才守得住繁華。
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做人智商高不高沒關係,情商高不高也問題不大,但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說白了,你可以不聰明,也可以不懂交際,但一定要大氣。
如果一點點挫折就讓你爬不起來,如果一兩句壞話、就讓你不能釋懷,如果動不動就討厭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一本書中的這幾句話就能讓人深有感觸!
佛法不外乎人性的修養,修佛本是修心。讀佛經仿佛是給自己開了一扇窗,但是只有你自己悟得了以後才算是捅破了那層窗戶紙。
記得幾年前,一位友人推薦了一本書與我,說這本書對於儒釋道的觀點非常精到,於是買來看,確實被作者在書中展露出來的思想所驚詫。這些年過去,近日想起來,翻出來又讀了一遍,把其中讓人深省的一些經典句子摘錄出來,供大家共賞。
佛法就是在生活中修行的過程— 難得好文!感謝原作。
《金剛經》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悟透這句經文,人人能成佛。
《金剛經》是佛教中重要的一部經典著作,蘊藏著許多無上智慧,佛法無邊,普度眾生。其中就有一句經文,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讓許多接觸的人,想很多天都不會明白,但這句話確實是包含著深厚的道理。能參悟這句經文,立地成佛都是有可能的。
30秒人格魅力養成術
你知道嗎?人與人之間的好感建立只需30秒。如何像魅力十足的好萊塢明星一樣,讓別人只見一面,就能將你牢牢記住!快來學習這奇妙的「30秒魅力養成術」,讓所有人對你印象深刻吧!
❶微笑,一定要微笑
若想一帆風順,必須學會感恩。
每一個人,都祈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若想一帆風順,不是指望什麼「貴人相助」,也不是輕鬆自在的坐享其成,而是要學會付出和感恩。
幾乎人人都會說感恩,可是總有一些人不懂得感恩,更有一些人根本就做不到感恩。
求佛菩薩、求神明,也很誠心的去禱告、供養,卻沒有感應,是甚麼原因?
求佛菩薩、求神明,也很誠心的去禱告、供養,沒有感應,什麼原因呢?你有心,沒有行。一定要有斷惡修善之行,以真誠心行,才能得到感應。
◎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理如法,從至心上求,從自己心上求,沒一樣求不到的。從外面求,就「內外雙失」。佛門講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世俗講求福、求壽,沒有求不到的。「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就能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生病了要歡喜
聽一個老菩薩的故事:念佛幾十年,也在寺院發心。到了六十多歲時,突然有一次,被開水燙到,整盆開水不小心倒下來,腿全部給燙傷了,和褲子都黏在一起。因為窮,沒有上醫院,就這麼躺了十幾天後,才終於恢復。恢復後,身體就越來越好,以後再也沒有生過病。
有時候生病是消業的方式,修行人遇到生病不要慌張,不要害怕,也不要想著一定要通過各種開刀化療來折騰自己。生病時你應該想,過去世無數次,都幹過殺業偷盜種種惡業,現在能通過生病來消業,也算是重罪輕受,修行人要做如是觀。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呢?—宣化上人
「未來世中」:將來世界的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使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國家,有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他在佛法之中,「一念恭敬」:只要有一念恭敬心,或者單合掌──單單合一個掌;或者小低頭──見著佛像,只那麼低低頭,拜一拜,這都叫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我也要用我的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我會循序漸進,循循善誘的令他們都離苦得樂。「于生死中」:在生死的道路裡,「速得解脫」:都得到解脫,不會受一切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人都自己想一想,我這一生,生在這個世界上,究竟為著什麼來的呢?應該做一些個什麼事呢?是不是就為了在這個世界上混光陰,混吃等死,吃飽了睡,睡飽了又吃;吃了睡,睡了吃,完了,就等著去死呢?或者在世間做工賺錢,就是為吃兩餐飯,穿穿衣服?是不是為這些事情?如果是為了這些事情,那簡直是快點去死的好,沒有那麼多麻煩。這樣在這個世間有什麼意思?吃了又睡,睡了又吃,到老了就又死了,這真是特別沒有意義。說沒有意義,那麼或者學著騙騙人,弄幾個錢,維持我的生活,就為著這麼小問題來到這個世間。如果單單為這麼個小飲食、衣食住的問題,來生存在世界上,那就莫如快點死,不生存最好。為了生存,就在這個世界上為衣食住行忙忙碌碌,而有很多煩惱產生,很多問題發生。這些問題,這些個苦惱多過快樂;這些困難多過安逸,所以莫如就死了。
武俠小說名作者金庸皈依佛教的神秘經驗
金庸與池田的對話
池田大作是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價學會會長。迄今,池田大作被譽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作家、桂冠詩人、攝影家、世界文化名人、國際人道主義者。1983年獲聯合國和平獎,1989年獲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的人道主義獎,1999年獲愛因斯坦和平獎。在中國獲得的獎項有:中國藝術貢獻獎(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稱號(1990),“人民友好使者”稱號(1992),中國文化交流貢獻獎(1997)。
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迴—廣欽老和尚開示
有一天,我的恩師跟隨老和尚到後山經行,忽然間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師就說: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來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說:這些花草長在這兒,本來就是供養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來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迴!
對一一境,發廣大心,供十方佛,老和尚對世間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發廣大的供養心,供養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內心的貪嗔癡,不要再來輪迴。
不要辜負了那個人!
有一個小男孩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