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使用正面積極的字眼,取代消極負面的說法
我們所說的話,其實對自己的態度及情緒影響很大,不知道你是否注意過?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字眼可以分成三類:正面的、負面的以及中性的字眼。
先來聊聊負面的字眼,例如:“問題” 、“失敗” 、“困難”、 “麻煩” 、“緊張” 等等。如果你常使用這些負面字眼,恐慌及無助的感覺就隨之而起 ( 既然有 “麻煩” 了,那除了自嘆倒楣,還能怎麼辦呢 ?) 我們發現,樂觀的人很少會用這些負面的字眼,他們會用正面的字眼來代替。例如,他們不說 “有困難”,而說 “有挑戰”;不說 “我擔心”,而說 “我在乎”;不說 “有問題”,而說 “有機會”。
感覺是否完全不同了呢?一旦開始使用正面的字眼,心中的感覺就積極了起來,更有動力去面對生活,不是嗎?除此之外,樂觀的人也會把一些中性的字眼,變得更正面些。例如“改變”就是個中性字眼,因為改變有可能是好的,但也有可能愈變愈糟。試試看,如果把 “我需要改變”,換成 “我需要進步”,這就暗示了自己是會愈變愈好的,自然就樂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