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念佛 (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樣念佛才能神清氣爽、法喜充滿?

  我們都是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所謂「千句經文不如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的功能,六字名號全收。可以說這句名號是佛法之中的深奧處,就如我們佛堂右邊所掛的那一幅字:「佛法之深奧者,唯南無阿彌陀佛也」。也因此,淨土法門是佛法之中,所謂「歸宗結頂」的法門。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度來講解:我們要怎麼樣念佛,才能念得所謂神清氣爽、法喜充滿?

  經典中說,凡是念佛的人,身上會放出佛光,而阿彌陀佛的光明也會照耀著他,給他加持、保護、攝取不捨。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519105600471.jpg

念佛時如何才能攝妄念?

念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行住坐臥,一切時、一切處,均好念。若衣冠整齊、手臉潔淨,出聲念、默念,均可。若睡倒及衣冠不整齊,尚未洗漱,及到不潔淨處,或抽大小解時,皆須默念,不宜出聲。雖睡不可赤體,須穿衫褲。心中常存敬畏,不可放縱。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6420_583504278399367_1167995340_n.jpg

如何做到夢中念佛?非常重要!

紫柏老人云,夢中作得主,則臨終作得主,是夢境甚關緊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夢時,仍是紛亂與念佛無關,甚且有吃葷之時,或即覺,或不即覺,誠為可恨可愧。將何法以挽回之。

答,欲夢境相應,當於日間力求相應。若醒時常相應,夢中自可相應矣。——輯自《印光法師文鈔》答俞大錫居士問
【譯文】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_5725693_1.jpg

怎樣念佛才專?

答:這也是執著,妄想來時不要理它,叫它不要打妄想,它還是要想,所以理了它就多了一個念頭,且愈想愈多。

妄想來時不要怕,不理睬它就是,它是它,我還是 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無自體,以後自然就少了。
想到就念,不要執著我要怎樣,念佛要念而無念。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6420_583504278399367_1167995340_n.jpg
一句彌陀念到底(黃念祖老居士講)  

    承詢修定問題,甚為驚愕。老學長早歲皈依印老,虔修淨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捨念佛而習定,足證念佛之法,真實難信也。

    靈峰大師常云:「一句佛號念熟,則三藏十二部極則道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都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可見持名是大總持,圓攝一切功德。只要老實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亂,只是自擾。

    夏師詩云:「散亂固成病,分別引魔軍。」散亂當然不好,故名之為病。若起心分別欲遣除之,則此分別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軍。引得八萬四千魔軍亂舞,何苦來?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兩。」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楞嚴咒的道理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福報 

修楞嚴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福報要夠,福報不夠不可能修楞嚴咒。第二個身體要好,因為楞嚴咒是大悲咒的七、八倍長,念修時很費力;身體好不一定修得好楞嚴咒,但身體不好一定修不好楞嚴咒;更進一步說,修楞嚴咒就可以身體好。如果你身體不好,只要你願意修 「信為道源功德母」,下定決心好好修,身體就一定會好,不但這一世好,生生世世都會好。當然最後會無身,那是楞嚴咒的極致,屬無修無證的層面。在未證到、歸到楞嚴咒之前,是要健全的心理與身體去修的。 

至於福報呢?福報是靠自己去攝取的。你這一生下定決心修楞嚴咒,五逆重罪都可以消除。這個咒的力量非常大,可以消除一切等無間罪,不久即能得悟無生忍,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實相上面;在有事中無事,歸到常樂我淨、慈悲喜捨的菩薩境界上。也就是可以成就即此用、離此用三昧妙有的境界。 

二、音聲與常寂光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楞嚴咒全文(有注音) + 楞嚴咒咒心 

http://blog.udn.com/hedy7103/5283226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6420_583504278399367_1167995340_n  

佛號能消除一切業障

我們現在明白,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修行證果,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隋唐時代的古大德都不是普通人,有修有證,為我們說明,佛號展開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是這一句佛號。所以你常念這句佛號,就把十方三世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都念完了,都不離開這一句名號,你說這多殊勝! 

如果我們自己感覺業障深重,什麼樣的經法消不了的業障,我們當下這一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就能消。佛號到底起多大作用,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心。你的心信解到什麼程度,它就起什麼程度的作用;你要是不信它,念了不起作用;你有一分信心就起一分作用,你有十分信心就起十分作用,這是真理!

我們一定要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該要放下。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性的德號,我們要把它念起來,這就對了。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26501_364624350348717_659648103_n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世出世間一切事都不牽掛,只牽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常常把這個放在心上,叫念佛。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南無阿彌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心念佛可以自光合佛光

人生亦是一場大夢,六道輪迴更是無盡的夢(好夢少,惡夢多)。凡夫在生活中,因累劫(數不清千億萬世之生死輪迴)之習氣,不是著空(如發呆或睡覺睡得死死的)就是著有(想東想西,看東看西,想那人好,看這人壞,一切人事物皆往心裏放),念佛念經的好處就在於能清淨自心。以念佛人言,念佛時一句佛號清清楚楚,不著「空」;念佛專注而不起想念則不著「有」,故一心念佛即空、有二邊不著也(念經念咒亦同樣道理)。

藉著佛號佛經的加持力(殊勝之事相作用),常念則佛光普照也(自然開智慧、消業障、除煩惱)。凡夫與佛雖不同(於「事相」上言,佛菩薩已覺悟,凡夫仍在迷中,雖在迷中,佛性不失),但本性無差別(同一法身),本性既無差別,故一心念佛,自然與佛感應道交,正是自光合佛光也。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晨起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了!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在如此美好的早晨,回憶往事--我雖曾失敗,但從來沒有失望;我雖曾傷心,但總能安然釋懷;我雖曾受委屈,但知道世間一切緣起緣滅;我雖曾流過淚,但深信人生明天會更美好。

今天,在您佛陀的慈光加被之下,祈求您賜給我勇氣,面對今天所有的挑戰;祈求您賜給我忍耐,接受今天所有的挫折;祈求您賜給我力量,承擔今天所有的工作;祈求您賜給我智慧,感謝今天所有的因緣。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幫助我啟發智能,請幫助我打開心眼,能讓我欣賞天地的美妙,能讓我感恩人間的溫暖,能讓我得到朋友的提攜,能讓我明白佛法的珍貴。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幫助我成為一個心靈的富翁,每天歡喜付出,每天樂於結緣,每天慈悲喜捨,每天寬厚待人。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好念佛

蓮池大師:一切境緣,正好念佛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

又《觀經》言: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文章標籤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6420_583504278399367_1167995340_n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