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念佛 (74)
- Dec 01 Sat 2018 16:57
人生唯一的目的--念佛
- Dec 01 Sat 2018 00:53
怎樣念佛才能神清氣爽、法喜充滿?
怎樣念佛才能神清氣爽、法喜充滿?
我們都是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所謂「千句經文不如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的功能,六字名號全收。可以說這句名號是佛法之中的深奧處,就如我們佛堂右邊所掛的那一幅字:「佛法之深奧者,唯南無阿彌陀佛也」。也因此,淨土法門是佛法之中,所謂「歸宗結頂」的法門。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度來講解:我們要怎麼樣念佛,才能念得所謂神清氣爽、法喜充滿?
經典中說,凡是念佛的人,身上會放出佛光,而阿彌陀佛的光明也會照耀著他,給他加持、保護、攝取不捨。
- Sep 18 Tue 2018 23:24
念佛時如何才能攝妄念?
念佛時如何才能攝妄念?
念佛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行住坐臥,一切時、一切處,均好念。若衣冠整齊、手臉潔淨,出聲念、默念,均可。若睡倒及衣冠不整齊,尚未洗漱,及到不潔淨處,或抽大小解時,皆須默念,不宜出聲。雖睡不可赤體,須穿衫褲。心中常存敬畏,不可放縱。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
- Nov 12 Sun 2017 23:24
如何做到夢中念佛?非常重要!
如何做到夢中念佛?非常重要!
紫柏老人云,夢中作得主,則臨終作得主,是夢境甚關緊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夢時,仍是紛亂與念佛無關,甚且有吃葷之時,或即覺,或不即覺,誠為可恨可愧。將何法以挽回之。
答,欲夢境相應,當於日間力求相應。若醒時常相應,夢中自可相應矣。——輯自《印光法師文鈔》•答俞大錫居士問
【譯文】
- Nov 16 Wed 2016 19:46
怎樣念佛才專?
怎樣念佛才專?
答:這也是執著,妄想來時不要理它,叫它不要打妄想,它還是要想,所以理了它就多了一個念頭,且愈想愈多。
△ 妄想來時不要怕,不理睬它就是,它是它,我還是 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無自體,以後自然就少了。
△ 想到就念,不要執著我要怎樣,念佛要念而無念。
- May 27 Wed 2015 18:30
一句彌陀念到底(黃念祖老居士講)
一句彌陀念到底(黃念祖老居士講)
承詢修定問題,甚為驚愕。老學長早歲皈依印老,虔修淨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捨念佛而習定,足證念佛之法,真實難信也。
靈峰大師常云:「一句佛號念熟,則三藏十二部極則道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都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可見持名是大總持,圓攝一切功德。只要老實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亂,只是自擾。
夏師詩云:「散亂固成病,分別引魔軍。」散亂當然不好,故名之為病。若起心分別欲遣除之,則此分別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軍。引得八萬四千魔軍亂舞,何苦來?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兩。」
- May 12 Tue 2015 23:12
佛號要怎麼念,才能真正收到功效?
- Apr 25 Sat 2015 17:08
修楞嚴咒的道理—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修楞嚴咒的道理—有楞嚴咒就擁有一切!
一.福報
修楞嚴咒,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福報要夠,福報不夠不可能修楞嚴咒。第二個身體要好,因為楞嚴咒是大悲咒的七、八倍長,念修時很費力;身體好不一定修得好楞嚴咒,但身體不好一定修不好楞嚴咒;更進一步說,修楞嚴咒就可以身體好。如果你身體不好,只要你願意修 —「信為道源功德母」,下定決心好好修,身體就一定會好,不但這一世好,生生世世都會好。當然最後會無身,那是楞嚴咒的極致,屬無修無證的層面。在未證到、歸到楞嚴咒之前,是要健全的心理與身體去修的。
至於福報呢?福報是靠自己去攝取的。你這一生下定決心修楞嚴咒,五逆重罪都可以消除。這個咒的力量非常大,可以消除一切等無間罪,不久即能得悟無生忍,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實相上面;在有事中無事,歸到常樂我淨、慈悲喜捨的菩薩境界上。也就是可以成就即此用、離此用三昧妙有的境界。
二、音聲與常寂光
- Apr 25 Sat 2015 15:04
楞嚴咒全文(有注音) + 楞嚴咒咒心
- Apr 06 Mon 2015 19:21
佛號能消除一切業障
佛號能消除一切業障
我們現在明白,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修行證果,到最後總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隋唐時代的古大德都不是普通人,有修有證,為我們說明,佛號展開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歸納起來是這一句佛號。所以你常念這句佛號,就把十方三世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都念完了,都不離開這一句名號,你說這多殊勝!
如果我們自己感覺業障深重,什麼樣的經法消不了的業障,我們當下這一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就能消。佛號到底起多大作用,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心。你的心信解到什麼程度,它就起什麼程度的作用;你要是不信它,念了不起作用;你有一分信心就起一分作用,你有十分信心就起十分作用,這是真理!
我們一定要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該要放下。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性的德號,我們要把它念起來,這就對了。
- Feb 02 Mon 2015 23:56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世出世間一切事都不牽掛,只牽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常常把這個放在心上,叫念佛。
念佛是無上深妙禪。
「南無阿彌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 Jan 28 Wed 2015 22:30
佛號要怎麼念,才能真正收到功效?
- Oct 07 Tue 2014 18:51
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四字四音 男眾中板
- Oct 07 Tue 2014 00:56
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四字四音
- Oct 02 Thu 2014 18:49
大悲咒(最好听的版本)
- Sep 09 Tue 2014 15:35
一心念佛可以自光合佛光
一心念佛可以自光合佛光
人生亦是一場大夢,六道輪迴更是無盡的夢(好夢少,惡夢多)。凡夫在生活中,因累劫(數不清千億萬世之生死輪迴)之習氣,不是著空(如發呆或睡覺睡得死死的)就是著有(想東想西,看東看西,想那人好,看這人壞,一切人事物皆往心裏放),念佛念經的好處就在於能清淨自心。以念佛人言,念佛時一句佛號清清楚楚,不著「空」;念佛專注而不起想念則不著「有」,故一心念佛即空、有二邊不著也(念經念咒亦同樣道理)。
藉著佛號佛經的加持力(殊勝之事相作用),常念則佛光普照也(自然開智慧、消業障、除煩惱)。凡夫與佛雖不同(於「事相」上言,佛菩薩已覺悟,凡夫仍在迷中,雖在迷中,佛性不失),但本性無差別(同一法身),本性既無差別,故一心念佛,自然與佛感應道交,正是自光合佛光也。
- Jul 14 Mon 2014 17:42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MV
- Apr 02 Wed 2014 00:52
晨起祈願文
晨起祈願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了!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在如此美好的早晨,回憶往事--我雖曾失敗,但從來沒有失望;我雖曾傷心,但總能安然釋懷;我雖曾受委屈,但知道世間一切緣起緣滅;我雖曾流過淚,但深信人生明天會更美好。
今天,在您佛陀的慈光加被之下,祈求您賜給我勇氣,面對今天所有的挑戰;祈求您賜給我忍耐,接受今天所有的挫折;祈求您賜給我力量,承擔今天所有的工作;祈求您賜給我智慧,感謝今天所有的因緣。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幫助我啟發智能,請幫助我打開心眼,能讓我欣賞天地的美妙,能讓我感恩人間的溫暖,能讓我得到朋友的提攜,能讓我明白佛法的珍貴。
慈悲偉大的佛陀!請幫助我成為一個心靈的富翁,每天歡喜付出,每天樂於結緣,每天慈悲喜捨,每天寬厚待人。
- Mar 20 Thu 2014 14:14
正好念佛
正好念佛
蓮池大師:一切境緣,正好念佛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
又《觀經》言: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 Feb 19 Wed 2014 20:21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