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jpg

為甚麼要一心念佛

心要莫若念佛。念佛心即是佛。蓋現前一念之心,無性緣生,緣生無性。佛號既是無性緣生,則緣生亦仍無性。是故念一聲,有一聲佛名顯現;念十百千萬聲,有十百千萬佛名顯現;而不念時便寂然。念性既是緣生無性,則無性不礙緣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種種雜念,縱不生雜念,亦恐墮在無生窠臼。故必以佛號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離佛號,此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果如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則諸佛出廣長舌相以證之。若人專念阿彌陀,號曰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金口誠信,可不信哉

湡溢大師從一即一切的圓頓理念出發,判言念佛法門乃總持一切的妙法。《示念佛法門》云:「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這段文句與蓮池大師的「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圓攝五宗」之說,同一韻致。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xresdefault.jpg

中道實相觀 

中道實相之意義

中道即實相,實相即中道,如來不住苦樂兩邊,常行中道。禪宗祖師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儒家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無時不在明暗、動靜、苦樂、禍福、得失、是非、善惡、美醜、欣厭、取捨等兩邊中討生活。都是生存在虛妄不實的夢境中,從未與中道實相碰過頭、見過面,故稱為凡夫俗子。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越厲害的人,越謙卑低調。

2 越厲害的人,越靜得下心。

3 越厲害的人,越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