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快照-2020-03-20-下午6.03.23.png

12因緣,孰是因孰是果?

12因緣 : 1 .無明2.3.4.名色5.六入6.7.8.9.10.11.12.老死,孰是因孰是果?而因與果,如諭為雞和蛋的關連時,是先有因還是先有果?

過去在某個地方有一間寺廟,寺廟中有位法師經常在那裡講經說法。 

聽經的人,來自於各種不同行業,其中有一位聽完經後請問法師說:「我過去殺害生命,已經造下很大的罪業,現在我該怎麼辦?」 

法師開示說:「你要真心發露懺悔,現在還未結果,斷『緣』就可以了。」 

但這位聽經者只知因與果,卻不明白『緣』的道理? 

因此,法師就以善巧方便,拿了一包蒺藜給他,教他去把蒺藜種在寺後小路兩邊的空地上。 

法師並且說道:「東邊種的蒺藜要撒石灰不澆水,西邊種的蒺藜不撒石灰天天澆水。」 

法師又交代他,每隔五天要赤足在東西兩邊各來回走一次。 

此人,頭一、二次東邊走走西邊走走,此舉對於他來說並沒有產生任何感覺。 

於是,法師請他隔五天後,仍然赤足在兩邊各來回走一次。 

如此,又隔了五天,這個人仍是如此的走來走去,

這個時候,他看到西邊所種的蒺藜已經長出芽來。 

時間又過去五天,他看到芽已經長三寸,而且開出黃花。

此時他仍然遵照法師交代,在種地上東邊走走西邊走走。 

走來走去間,又過了五個星期。 

此時在西邊赤足行走的他,已被蒺藜所長出的刺,刺到不能再行走了。 

法師見狀,於是就問他說:「在東邊走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那個人回答說:「不感覺什麼。」 

法師再說:「兩邊種的都是蒺藜種子,為什麼東邊能走而西邊卻不能走呢?」 

這個時候他才恍然覺悟東邊的蒺藜撒了石灰而且又不澆水,斷了生長的緣,因此而不發生作用。

西邊的蒺藜沒撒石灰而且天天澆水,在「水」的增上緣作用下而發生力量。 

由以上故事可知,「因果」並不取決於時間先後順序,關鍵乃在於「緣」生。 

同時下種的蒺藜,為何東邊的不發芽而西邊的卻很茂盛? 

這就是有「緣」則生,無「緣」即滅的道理。 

當知凡夫只因迷故,十二因緣輪迴流轉生死門,執著「愛」 、「取」 、「有」永受輪迴苦。

菩薩大悲因故,悟入「緣起性空」,回入眾生界,誓願護念一切眾生,同證菩提,滅生死流。

佛之知見為何?

知,是智慧,即佛智,《法華經》中謂之「一切種智」。

見,是體驗到佛之智慧所證的境界,《法華經》中稱為「實相」。 

一切現象皆起起滅滅,無常不住;但是,現象不離實相,離開實相就無現象。佛以其智慧見到實相,即佛之知見。 

將佛之知見告知大眾,即開示佛之知見。

開,就是公開,讓大家看到。

公開而不神祕,讓你來瞭解佛之所知所見,即為開示。

佛讓眾生理解、體會以佛之智慧,所見到的實相為何,即為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而悟佛知見,則是眾生瞭解佛之知見,茅塞頓開。 

例如在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迦葉尊者深知其意,彼此會心,心領神會,這是悟;大眾未能領會箇中勝義,心不領,神不會,就是迷。

入,是自己不僅悟到了,並且親自體驗。

悟是領悟,自己已知道了;入是自己已經驗到了。

悟了,不一定就是經驗,這是兩種不同的層次。

我們若將佛之知見比喻為光明,

悟,就是見到了光明,光在那兒,我看到了;入,則是自己進入光明,也化為光明。

亦即體入佛之知見,也化為佛之知見,與佛之知見無所差別。 

因此,眾生、佛與自己的心,渾然成為一體。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為入佛知見。

佛法的正見包括三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因緣、因果與中道。 

所謂因緣,佛法說,凡一切相都是虛幻的,沒有自性,完全依賴因緣而顯現。

所謂因果,因與果在時間的流程之中彼此緊密地互為關聯,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造作的行為與其因果有關。 

所謂中道,就是要離開所有的極端,像執空或執有,都是錯誤的。只有不走極端的中道,方可遵循之。

凡夫眾生由於貪、瞋、癡的心理活動,反應到身、口、意的三種「行」為,為了行為就產生業力,業力是行為完成後所留下來的心理及精神力量,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每一個行為都會有這種力量餘留下來,這種業力的結合就是「識」。 

識也不是一個固有的東西,但因業力的結合而有,所以取了名字叫識。

這個識會在這一生或下一生現行變成果報,對於未來而說,是果報的因,又名為「種識」。

所以無明、行、識,對這一世來講是因,對未來世而言也是因。由於有了這樣的因,生命就一世又一世的流轉不息,名為三世因緣。

十二因緣是

無明名色六入老死。

以此十二個階段、配隸三世三個時段,便是︰

1.  初三個屬過去世; 

2.  中七個屬現在世;

3.  後二個屬未來世。 

十二因緣觀,即是分成十二個階段,說明人的生命,何從何去。

每一階段,都是果,又都連接著前因和後果。 

現階段的果,必從上階段的因而來,稱為果緣於因,如此一個一個階段;

前因製造後果,在此果位又變成下一個後果的前因,又造後果,如此產生的關係叫作因果關係。 

促成因果產生關係的就是緣,果是緣於因,所以叫因緣關係;果是從因來的,由於有因才有果,每一個果位都是緣自於因位,以因為果位所緣,所以稱為因緣。

《心經》一開始講五蘊、十八界,接著提出十二因緣,也都是以空間及時間、精神和物質的交互運用,來說明因緣生滅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雞中有蛋,蛋中有雞。

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非雞非蛋,空雞空蛋。

不因不果,無因無果。

https://www.dharmaschool.com/sharing127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