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經文解釋
本經的特色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為凡夫開啟了一條成佛的捷徑.理論上凡夫是沒有成佛之道 按照大乘的規矩出地以上的菩薩才有辦法啟動成佛之道.凡夫畢其一生就是在有相跟空性的對立當中分別.凡夫除了追求啟動安樂道解脫道是不是也能夠同時啟動菩提道 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中開出了兩個門道一個叫做迹門.一個是本門.迹門就是學習佛陀的智慧.本門就是讚嘆佛陀的功德.法經前十四品講的是迹門.要開啟佛陀的功德首先要學習佛陀的智慧. 法華經將佛陀的智慧分成兩塊.第一個是權法.第二個是實法.一個是方便門.一個是真實相.成佛之道是一個真實法門.它是內觀的.是內觀真如.關照一念心性即空 即假 即中啟動自性功德.如果是聖人它不需要方便門.它直接契入真實道.契入一心三觀 凡夫不是不想回家是回不了家.因為無量劫來.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已經產生了後遺症.我們有障礙.佛陀必須要處理這個問題.必須要為眾生破障 眾生內心有兩種障礙.一種是叫做攀緣心.第二個叫做愛取心.攀緣心就是我們每一次在生命得到一個果報的時候.會一廂情願的認為生命是可以得到一點東西的.例如財富.名聲.感情.我們為它努力了一輩子總認為好歹有個結果.這是第一個概念 有所得.這種心致使產生貪愛.產生愛取.為了追求結果而產生攀緣.為了攀緣最後的後果就是產生愛取.最終就是再也回不去了.故佛陀教以無常觀對治愛取障.譬如刀上蜂蜜嘗試需付出代價. 生命是從因緣而生.我們一昧地追求生命就把生命當成真實的生真實的滅.其實生是因緣在生.滅也是因緣在滅.理論上跟我們一念心性是沒關係的.生命中的環境.事業.眷屬.福報等等所有的一切根塵識都是跟因緣借來的.等死亡以後再歸還.所以人生只是一個假象 眾生每一期的生命只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情借因緣然後開始受用.歸還.所謂因緣別離 虛妄名滅.這本是單純.卻因攀緣而顯複雜.而佛陀只能告訴在凡塵五欲流浪的眾生.你長久的流浪卻無一所得.卻將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生命的真相是在三界裡流浪.除了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外是什麼都沒得到.所以該回家了.故修內觀真如啟動我們的真實智慧.自性功德力一心三觀 法經的前十四品從方便品一直到安樂行品.佛陀就是在講這個觀念.權法妙實法妙.如何用方便法門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如何用真實法門啟動我們真實的功德.就形成了一種內外兼修的蓮花式的修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