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怕因,眾生怕果
有位朋友知道筆者是佛教徒,便問,既然佛菩薩具有神通力,能醫百病,為什麽不開一所醫院,用神通來醫治病人,幫助那些在病榻中呻吟的病人,他們在呼喚,在求助,可知他們多痛苦啊!是不是佛菩薩感受不到,不夠慈悲?
佛菩薩是真不慈悲?不然,是不究竟!(見註1)。菩蕯怕因,眾生怕果。視眾生如父母如親人的佛菩薩,恨不得把所有病人都醫好,背眾生的業。
然而,就算用了神通能把病醫好,只會使人有貪圖神通的助力,而不自知地活在迷惑,活在夢幻泡影之中,沉醉在自鳴得意的人生,紙醉金迷的生活,自恃有神通,可免因果報應,繼續作惡,做殺業,不知悔改。那麼曾經被傷害過的眾生,又該如何呢,他們還在六道之中流離,這是違背因果定律的。
宇宙萬物無一不是因果與因緣和合而生,多生累劫的惡業,及今生所做的惡行,而種下今生的「惡」果。如果隨便加持,就可以無病無痛,消災解難,那就不需有「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這句勸世話了。如果神通力是萬能,釋迦牟尼佛早就用神通力度化所有眾生,不用說法四十九年教人學佛修行,佛弟子也不用那麼辛苦守五戒、行十善、持四無量心、六道萬行得已成就解脱,脱離輪迴之苦。
佛說祂雖有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做不到:
- 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別人代替不了。
- 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啟智慧,都離不開自身磨練。
- 真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有實證。
- 無緣不能度:無緣的人,他聽不進你的好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琉璃王滅釋迦族故事:琉璃王兒時曾被釋迦族人侮辱,而產生極大憎恨心,立志得王位後要滅釋迦族。後來,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得知琉璃王要攻打迦毗羅衛國,即祂的故鄉,三度在通往迦毗羅衛國的大道上成功令琉璃王回兵,最後第四次琉璃王狠下心決定攻打,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請釋迦牟尼佛說法,為什麽不再阻止琉璃王,佛說定業難消,無可避免,改變不了,所以不再阻止。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用他的神通力將釋迦族伍佰精英放入砵内送到虛空,逃避這場戰禍。琉璃王攻打釋迦族後離城,目犍連便從天際把砵取下,但只見砵中全是血水,目犍連再請佛陀說法為何神通救不了釋迦族。佛陀說這是宿世共業,久遠前,釋迦族的村前有一大湖,因饑荒,村民便捕魚為食,村中有一素食小孩沒有吃過魚,但見村民捕魚生歡喜心,並敲打一條大魚的頭三次。當時的村民就是今日釋迦族的族人,那條大魚便是琉璃王,被捕捉的小魚便是他的軍隊,而小孩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當時敲打大魚的頭三次,所以現在頭痛了三天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恭聞佛陀法音後明白想改變命運,得從學佛修行入手,多聞正法,聽懂法音,依教奉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修正不良行為與念頭,多行善事,並以至誠的心,對自己無始劫來,有意無意,有知無知,所作的罪業懺悔。當善果與惡果齊發時,善果先行,惡果萎縮及往後退。好比把石頭投入水中,漣漪不斷向外退,不斷地投入石頭,即不斷地擴大善行和功德,把惡果不斷向後推,讓善果和福報行先,好讓我們有資糧學佛修行,得成正果。
要常常提醒自己一思一行一語,都要以大悲為本,往往一個不好的念頭,就已種下無明的黑業種子。就好像那個小孩雖是素食沒吃過魚,但他見到村民捕魚時生起歡喜心而種下黑業種子得到報應。
更要學會克服抱怨心,明白身邊的一切人和事,不管是順意或逆意,已是最好的安排,他們都是我們學佛過程中,磨練我們的慈悲心,謙卑心,包容心,堅定心和真誠心的助力。
註1:不究竟
意思是,就算運用神通把病醫好,但並沒有醫好這個人的本性,帶着累劫塵垢而來,還未覺悟人生真諦,還醉夢於多姿多彩的人生,不知學佛修行才是真正脱離輪迴解脱之路。http://wisdomofhappylife.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_4.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