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平常我們所造的罪業很多,例如:不應說而說錯,不應做而做錯了事,不應該得罪而得罪了人,內心千般懊悔、慚愧,只好用懺悔來滌除內心的罪惡感。這首偈語對懺悔滅罪來說,有最直接的體認,讓我們猶如醍醐灌頂般的獲益匪淺。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佛門裡不怕犯罪、犯戒,怕的是不肯懺悔改過。當知罪性本空由心造,只要真心懺悔就能洗淨罪業,載運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時時懺悔可像藥草一樣,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也可破無明黑暗,導引我們通往成佛之道。
在真實的本體上來說,罪業屬有為法,是心起了貪瞋痴慢疑、忌妒、諂曲,指使我們造罪,造罪後,罪就藏在種種的妄心裡面,產生種種煩惱遮蓋真心,不能夠明心見性。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記載:「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從事相上來看,做了什麼罪業,當然有不好的果報,如果能以般若智慧去觀照,好比太陽照霜露,自然能將妄心滅除,「心若滅時罪亦亡」,一切是非、得失、榮辱都放下,那還有什麼罪業呢?
但我們做錯事,在還沒有達到「心亡罪滅」的最高境界前,良心的譴責是非常難受的。此時要多多懺悔,對著佛菩薩、父母、師長、子女、老闆、同事、朋友等面前,誠實真切地將過錯發露出來。或者用心做善事,將功贖罪來懺悔。若能達到無生懺悔(了解罪性本空,一切業障海,都由妄想生)、達到妄心罪業皆空,那就是真正的懺悔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