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乘願再來

 

在佛門裡,常聞佛菩薩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從現實簡單的一個角度來看,「乘願再來」給我們一個重新開始,一個重生的機會!提醒我們不要只識勉懷過去,用一條麻繩束縛著自己。他給我們新希望,過去不管是好是壞,都讓它過去,要留下來的自然會留下來,一切順其自然。《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之事不可以追回來,現在的掌握不住,未來的都在變化中。如果隨時隨地都可以讓自己重新開始,這就是乘願再來。所說「再來」,例如我們做錯了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去改正,從頭做起,讓自己重新開始,就是隨時讓自己重生。有人認為佛教講的「乘願再來」,也許看得比較長遠一點,他說的是下輩子。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否認下輩子的乘願再來,但那個是死後之事,現在是管不到、做不到的。人間佛法,是要我們在現實生活上著手,從一點一滴善法做起,持之以恆,將此身心奉社會。


乘願再來可從愛心著手,也就是每個佛教徒都要有的慈悲心。舉個例子,當你看見一個人,你對他的樣子,很不喜歡,有沒有想過你那個「不喜歡」的態度,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那麼要「再來」的話,就要改變態度,先起慚愧心,把不好的心念,化為愛心與耐心,用不急不躁、無貪欲、無嗔恨、無討厭的心態,重新開始,再來一次。我們有時責怪這個世界的愛心太少,其實,我們給予這個世間的愛心又有多少呢?世間就是這樣子將心比心。愛心可以轉變你的思維,為你提供另類的抉擇,例如不讓別人服務自己,而是去做「義工」,為人群服務,這就是發心乘願再來到這個五濁惡世的菩薩精神。社會上有幾類人群,例如某些病患者,或是從事某類行業的人,很容易引起大眾的討厭,對這些人來講,他們可能有天生的缺陷,需要更多之關懷和愛心。如果他們業力好,也許不用走上這樣苦的路,誰不想生出來五官端正,開開心心,幸幸福福?對這類人,我們真是要多關心,多發放愛心。


「乘願」的意思就是要把世間真正的愛放在心上,把佛菩薩的愛放在心中。宇宙虛空何處沒有佛法?芸芸眾生誰不具有佛性?有那一個空間,不管是骯髒的或是乾淨的,佛法是不能達到的呢?學佛的人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使命,對一切眾生,應該用慈悲心去體諒。真正的菩薩,不會只顧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而是要乘願再來,回入這個五濁惡世,澤化眾生。乘願再來者,對眾生不離不棄,願多為人類做點貢獻,如對孤老病殘者的照顧,到醫院看望病人,去老人院照顧長者等社會公益之事。菩薩不怕五濁惡世之汙濁,「再來」為的只是眾生。我們有機會活在這個五濁惡世,慶幸能夠聽聞佛法,也不要苦等來世,要學習菩薩的精神,當下就珍惜這些機會,不要離棄眾生,不用等待,乘願再來。

 

透過思惟,透過反覆練習,讓法從心肝底、內心深處源源不絕地湧現,這叫做「法喜充滿」。你會突然覺得法就是這樣子,豐富了自己的世界,整個世間亮麗起來!

自己心量變得無限的寬廣柔軟!處處都可以感覺到眼根的推拿、耳根的推拿。整個身心都變得很柔軟,心地大放光明,你會變成一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你會跟佛陀、阿羅漢一樣的快樂和開心,這是一生絕對可以見證的佛法。乘願再來不必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而是從現在起,我願意好好地走在法上,好好地聞思,好好地親近善知識,好好地依止三寶。把注意力放在慈悲喜捨,把注意力放在慚愧心,時時去體會那種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感覺,那種信心的感覺,那種不增不減的感覺。

隨時隨地發願,我今天有一些不如法,就讓它死去,讓它重生。這就是古典佛教的乘願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