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離苦得樂(三)

五一、真信願行念佛、真改習氣的人,不必再修其他法,「惡」自然會斷。

五二、要往生西方、要成佛,皆是同一條路,只是層次不同而已。念佛人要有往上品上生的準備,這樣要往生西方就能更有把握。(但在修行的過程不可去執著想品位高低之事)。

五三、「真」信願行念佛,一門深入,即是歸依佛,即是佛弟子。

五四、學佛是要慢慢清掉凡夫內心裡面,八識(倉庫)當中的一切妄想、執著、分別、貪瞋痴、傲慢、五欲、五蘊、見思…等等一切六塵的習氣種子,只要心沒有習氣種子,心清淨即實相(心無相)。

五五、佛法是教育家,是教育我們在日常生活:

A、「學做好的人」:待人要真心誠懇,不要想亦不要做損人利己及害人害己之事,與人相處得好,辦事、念佛修行才會更好。修行與待人處事,皆要往正當的方向去走,物質生活飽暖即可,若過量就容易成為物質的奴才。

B、要「行善路」:自己用功修行,把家照顧好,雖然沒有刻意去做好的事(善事),但亦不能自私自利,若有自然的遇到做好事的機會時,就要隨緣、量力去做。做任何好事都不要想要得到世間的好處,應該把心放到真空般若。(雖然有做善事,但心不要有做善事的相,才能得到出世的福報)。

C、往「心不住相」及「信願行念佛」的路走。(佛法是「心」法,一切要從「修心」做起,並不是要學做學問,也不是要學練功夫,或是只執著在表相要多麼莊嚴、要背多少經書、比較念佛數量多寡、打坐多久、睡多少、吃多少、功課做多少…等等有模有樣的花樣。)

五六、若有真正往正路走,即可四兩撥千斤,輕鬆自在,但若走到岔路就會如同身負千斤重擔。念佛修行,目的是在清除往六道走的習氣,達到清淨心念佛,沒有其他的花樣。修行不是在刻意修神通,亦不可當做是在修功夫。(「正」的神通不是學來的,而是當我們因為修行而把執著、妄想…等習氣的種子都去除了,那麼自己清淨心具足的功德,自然就會出來運用)。

五七、若是為了要好處,或是為了修功夫而念佛,即是不對。只要知道念佛會有好處就好,「應用直心念佛」,才是真正誠心願意念佛。

五八、有往正路走,就是與佛走同一條路,一定會愈來愈有「智慧」,輕鬆自在且進步得快。但如果不是往正路走,就只會愈修愈「聰明」,亦會愈修愈自以為是、習氣愈頑強,則愈往六道之路走。是走向正路還是岔路?是聰明還是智慧?可以誠實的自我測驗。

五九、不要因為看不到自己的習氣,就認為自己心裡已經無習氣、無相了,或把凡夫心的聰明,當成智慧與自在。想法要「老實」,才不會又往岔路走。

六十、凡世間的人,有已婚、未婚。在日常生活皆要隨自己的因緣、環境去過日子,自己要安守本分,不用與別人做比較。要知道一切相、一切緣皆是無常。緣起性空,凡事要看淡一點,不要太執著,認真念佛往生西方,才不會糟蹋這好不容易得為人身的福報。

六一、自己是否曾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麽?每日「所忙、所行」是否真正能讓自己安下心來,讓自己與他人相處得更好、家人更和樂?做善事時是用為人本分,真心在幫助親人與他人,還是用慾望、情執在幫助?在每天的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是否有真正精進的一門深入在實修?是否能讓自己的心愈來愈乾淨,更自在念佛,往回家的路走?或者只是在文字與外相的「幻相」上打轉?是在往沉淪的路走,還是在往出世的路走?是在「忙」著攀緣、攀相,還是在「忙」著真心念佛、改習氣(丟垃圾)?

六二、凡夫容易把輪迴與日常生活的苦痛忘記,但卻容易隨眼前的一點小樂處而情願跟著自己的習氣走,不僅身忙,心更忙。若能從今日起,不再浪費生命,一方面誠信的真信願行念佛,一方面心不住六塵一切妄相,即能「身忙心不忙」。

六三、Α、「不要苦」的人擁有的是:貪戀六道的心,是聰明的心。

Β、「願離苦」的人擁有的是:出離六道的心,是智慧的心。

但不可以把出離心當做是在修行,一定要再「加上」信願行念佛,靠佛力相助,今生才有把握能脫離六道。

六四、知見、想法都只是觀念,並不是實修,一定要將正知見、正想法落實出來,才算是「走對路」。

六五、「福報」每個人都有,福報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只是看自己要不要拿出來用而已。六道及西方極樂世界都在自己的心裡,心「相信」到怎樣的教理及方法,就會朝著那條道路走。心要往那個方向走、要往生到那個世界,一切皆在「為人心造時」,全都是自己一路上所造作的結果,與他人無關,能決定要往那個方向前進的,只有你自己。

六六、要知惜福感恩,才不會把福報掏空。要改造命運,得從「心地」做起,心不再起惑造業,真心念佛,命運自然會慢慢改善,亦能了生死。

六七、世間之事看淡一點,做過了就放掉,或當下即無心。從善「入流」出世福,執善「入留」世間福。(出世福當中,自然包含有世間福)。

六八、若是用自殺的方式往生,會被罪業牽引著去受長期極痛極苦的日子。那種痛苦比活著的時候還要加重無數倍,且承受那種痛苦的期限是非常長久的(自殺的罪很重),並非死了就一了百了。所以不管環境、因緣如何,皆要感恩知足的過日子,不要一直執著的去想煩惱的事情,要把心安下來念佛才是走對路(解苦之路)。人世間日常生活的本質本來就會有不同觀念的人,有不同的事、物,有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喜怒哀樂、衝突對立…等等事相,何必要想不開跟自己過不去呢?應該入境隨俗知足過日子,並且安下心來念佛,等世緣盡了,即可往生西方。(肉體雖非真我,但我們必須借用他才能念佛、消業)。

六九、靈魂會隨因緣而改變:人是人的靈魂、狗是狗的靈魂…,唯有佛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七十、兩人同時往生,或死後埋葬在一起,往生後即使有再相逢,亦是互不相識,因為每個人都會被各自的業力與因果報牽引,在六道中各自輪迴。

七一、逝者已矣,不要再一直執著的想念往生者,只要生者真心念佛,往生者不管身在何處,皆能因你真心念佛而感應佛力加持,而可得到最大的利益,一定可以過得更好。

七二、世間的一切人事物,皆是無常,緣起緣滅,沒有永恆不變的因緣與事物。不管任何緣、相都不要留在心裡,不執著不住心,心無所求,只知真信願行念佛,一切聽其自然不要亂想,不要自尋煩惱。

「不住」是:心不再執著一切緣相,但並不是逃避,也不等於頑空。

七三、凡夫心(生滅心)遇到的一切好、壞境界(合我意的緣相、不合我意的緣相),都是阻擋我們往生西方成佛的絆腳石,是要「留你」在六道打轉。若能隨緣放下,心不住六塵一切妄相並真心念佛,絆腳石即可轉為墊腳石。若能借日常生活的六塵假相在道德之下過日子,然而心不隨六塵妄相走,當心不專事時,只一心跟著佛號走,即是「借假修真」,亦是「在世間法中,卻又不離佛法」。

七四、命運是否能改善、心的品質能否提升,全看自己願不願意去實修,權力的把柄完全在自己手上,不是他人可以代辦的。

七五、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不要跟世間的人事物、一切相斤斤計較。入境隨俗,隨緣合群,結個善緣,但不攀入世緣(心不隨六塵相起舞)。

七六、「世間」是:摻入一點點「無常樂」的「苦」世界。世事皆無常,一切相皆「因緣生,因緣滅」。世事一分快樂,九分苦。有何放不下?(放下,並非不顧日常生活,而是放下自己心裡的一切習氣)。

七七、凡夫需要求佛保護與照顧,才有出世的智慧與週全的力量去過快樂自在的日子,與世緣盡時又能往生西方。一切好壞六塵相都不入心、真信願行念佛,就是在「求佛幫助」。

小結語:

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願不願意信佛念佛?要往生何處?都是由自己做選擇,不是任何人或佛菩薩可幫你做決定的。但要知道,並不是每個因緣及每件事,錯過了,都有機會可由自己決定重新來過。今生有機會得人身,又能遇到佛法,絕對要好好把握,正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要是再錯過,再次加重業力,回到六道輪迴當中,那就真的太傻太不值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