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這個詞是一個佛家語。“覺”字的下面有一個“見”,“悟”字左邊上有一個“心”,右邊一個“吾”,覺悟,就是“看見我的心”。我們問問自己,終其一生,有幾個人看見了自己的心?你可以瞭解世界,你可以瞭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是覺悟。
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
覺是第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到了某種意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突然之間眼界通透,所謂醍醐灌頂,這叫有所覺。但是在你一生的長長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要反觀內心,去思考,去明白,日積月累,這個長長的、參化的過程叫做悟。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的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達到的就是終於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莊子在《則陽》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國家,一個叫觸氏,一個叫蠻氏,為了爭奪土地而戰。打得曠日持久,死亡慘重,血流漂櫓,民不聊生。最後莊子告訴你,這兩個國家爭的是多大的土地呢?觸氏跟蠻氏,一個住在蝸牛的左犄角裡,一個住在蝸牛的右犄角裡。這難道不可笑嗎?大家去看《左傳》,看先秦的史傳散文,會發現一個觀點,叫做“春秋無義戰”。大家都打著正義的旗號,其實在這種爭鬥中,誰都沒有絕對爭議可言。正義只不過是一個爭殺的幌子而已。所以,當你明白他們可爭的土地,最大也大不過一個蝸牛殼的時候,我們會得出一個什麼結論呢?
我們的生命都像電光石火一樣轉瞬即逝。在這麼有限的生命裡面,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貴,不論你度過什麼樣的人生,最不應該扔掉的是歡樂。如果誰斤斤計較,誰心胸不開,此生不能做到笑對人生,那麼你這個人還有太多太多的癡迷,而沒有看得通透。人生真正想要達到逍遙之境,需要打破我們的常規束縛,以一種逆向思維,把這個世間看似天大的事,如戰爭、政治、仇殺、恩怨,都把它於予看小,看作蝸牛殼裡的紛爭,看作電光石火的瞬間事。另一方面,把我們自主的靈魂智慧放到無限之大。
人的生活可以有三重境界,分別主真,主美,主善。
我們的物質生活是主真的。沒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有規則,有職業,要順應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求真實而已。第二重生活是審美生活。這種審美是二三親朋好友在一起聽聽音樂,品品詩詞,完成一種文學的陶冶,藝術的享受。這一重生活是主美的,因為它完成了一個審美的過程。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種靈魂生活,這種靈魂生活是主善的。 人生的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重要的不在於客觀上我們有什麼樣的寄予,而在於我們主觀上有什麼樣的胸懷;不在於客觀提供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在有用與無用的判讀上,主觀確立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當我們過分急功近利的時候,我們失去了春花秋月,難道不惋惜嗎?我們失去了與孩子、老人的天倫之樂,難道不遺憾嗎?我們失去了很多逍遙自在的機會,讓自己的年華迅速老去,卻積累了一大堆無用的事功,難道內心不愧疚嗎?以覺悟的態度反觀內心,讓我們每一個人釋放自己,盡可能達到一個逍遙自在的境界!
http://hi.baidu.com/%C3%B5%C1%D5%BF%AD%B1%B1%BE%A9/blog/item/148620ce11e8ff38b600c8cd.html/cmtid/343c002a9aa4ec315243c10b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