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 – 05 (黃念祖居士)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ㄑㄧㄢˋ)。洗濯垢汙。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因為世尊的佛的說法,所謂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也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只體會是佛菩薩現出身像,演說經教是法音。應知「百草頭上祖師意」,無情的百草頭上也在說法,這個就是法音的廣意。「世間」呢,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菩薩、天人的請求,廣演一代時教,有大乘小乘、權法實法、偏圓種種的法,都是轉法輪。因為眾生根機不一樣,根機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先說小乘,然後慢慢地就小向大,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讚歎大乘,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後說實法,說《法華經》,開權顯實,最終目的全是要成佛的。《法華》是圓教了,淨土宗也是圓教。世尊說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應病之藥,都是為使眾生覺悟。「諸世間」就是三界。恒演妙法,普令覺悟,就是「常以法音覺諸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