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jpg

念佛得淨土往生西方成佛。

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總持法門。

「普被上中下根」:上智、下愚,中間普通人,都可以念佛得利益。
「統攝律、教、禪宗」:律宗、禪宗、天臺、華嚴,各宗都歸向淨土。
「如時雨之潤物」:像及時雨,能夠滋潤、生長萬物一樣,念佛法門能夠普利一切眾生。春天的一場雨下下來,大樹、小草,都能得到雨的滋潤,都長得好好的。雨代表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萬物、草木代表各種根機的眾生。上等根機的祖師菩薩如同大樹,我們這樣愚劣凡夫如同小草,但只要念佛,都會受到六字名號法水的滋潤,健康成長,都可以往生西方成佛。
「如大海之納川」:長江水、黃河水、井水、泉水,甚至陰溝裏的水,大海都一一容納,從不拒絕。「海納百川」,所有的水都來,都歡迎,再多也不滿。
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就這樣,你是菩薩聖人、還是造業凡夫,你是五戒十善的善人、還是五逆十惡的惡人,你只要回心念阿彌陀佛,祂「海納百川」,通通接受。
「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圓」是圓融、圓滿。「偏」就是還沒有圓,有一點偏(空)。天臺教分成四教:藏、通、別、圓。藏教是小乘,通教和別教沒有達到圓教,稱為「偏」。「偏」就是指它講空性,偏在空這一邊,不能夠出空入有,不能夠真空妙有相契合,這個叫做「偏」。「圓」就是真空妙有契合在一起。「漸」 就是有次第的,一步一步地慢慢修行的,要經過歷劫修證的叫「漸法」。「頓法」就是不經過次第,當下圓成的叫「頓」。念佛法門以外的,大乘佛法分為偏、圓、 頓、漸。所有這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都是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裏面所流現出來的。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像大海水一樣,這些都是海水其中的一滴水。為了度脫這無量無邊的眾生,引導這無量無邊的眾生回歸極樂世界,隨著眾生的根性不同,而開顯無量的法門。
「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權」是指方便權教;「實」是真實究竟的教法。大乘、小乘、權教、實教,一切修行,都回歸到西方極樂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你看這個多麼的超越!如果以自力修行法門,先斷見惑,得初果;再斷思惑,證阿羅漢;再破塵沙無明惑,一分一分地破,經十信、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才達到等覺菩薩,那要經過極長時間、極大苦行。自力修行,如果不斷惑業,你連小乘初果聖人的腳後跟都看不到,還說什麼補處菩薩;而念佛呢,「不斷惑業,得預補處」,沒有斷煩惱惑業,就加入了補處菩薩的行列,就可以跟等覺菩薩攜手共行。補處菩薩是什麼樣的人?就是普賢菩薩、彌勒菩薩、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這樣的身份。《觀經》說:「念佛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此世現生,和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一個身份,你看怎麼可以思議。
「即此一生,圓滿菩提」:「圓滿菩提」就是成佛。現是凡夫,一生能成佛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
「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佛教講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六凡、四聖。「六凡」就是六道眾生,是凡夫境界。「四聖」就是指聲聞、緣覺、菩薩和佛。除了佛之外,九界的眾生,你離開這個法門,不能圓成佛道。
以何為證?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祂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離開這個法門,不能成佛。他想成佛,就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不要說還沒有成佛的九界眾生不能離開這個法門,就是已經成佛了,要廣度眾生,仍然離不開這個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果捨了這個念佛法門,就不能普遍利益廣大的眾生。因為念佛法門以外,其他的法門只有少數根機的眾生才可以得利益。所以,念佛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總持法門。
淨土法門,印光大師用這段法語極盡讚歎,也是如實讚歎,並沒有誇張的成份。下面大師就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
「是以《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華嚴經》是華嚴宗最重要的經典,稱為「經中之王」,最後歸宗在《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帶領華嚴法會像大海一般多的菩薩,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沒有一個遺漏在外的。《法華經》是天臺宗最重要的經典,稱為「純圓獨妙」。《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稱「南無阿彌陀佛」,都能證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法華經》的宗旨,成佛了,也就是圓滿證得諸法實相。《法華經》「一稱南無佛」,是哪一尊佛呢?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法華經》的宗旨也在這裏顯示出來。所以,《彌陀要解》就說:《華嚴》奧藏,《法華》秘髓,都歸在淨土一門當中。這是指兩大經王。
底下又說兩大菩薩所作的論:
「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起信」就是《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滅後五百年間,出現在印度的一位大菩薩,他在《大乘起信論》當中就說:如果想得到菩薩不退轉,要成就佛道,阿彌陀佛念佛法門是最殊勝、最方便的。
「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龍樹菩薩是世尊滅後七百年左右,出現在印度的一位大菩薩,稱為釋迦第二,是大乘八宗共同的祖師,智慧廣大,一生的著作非常豐富。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當中,有一品叫做《易行品》。《易行品》是說明怎樣容易地到達菩薩不退轉地。因為我們要修行成佛,沒有達到不退轉地之前,都是會退轉的,都不是有決定的把握的。一旦達到不退轉地,只進不退,那就決定可以成佛了。要達到不退轉地,按照通途教理的修行很困難,要「修諸難行,久乃可得」,經過多劫種種修行,中間還有退墮的危險。如果依阿彌陀佛本願,就可以非常容易、非常快速地到達不退轉地,稱為「易行疾至之道」。在《易行品》 當中,龍樹菩薩就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念我南無阿彌陀佛,歸命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入必定」:當下就進入,必定不退轉、必定成佛之位,決定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印度的兩位大菩薩,都是鼎鼎有名的。
下面說我們中國的。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
「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智者大師是天臺宗的祖師,被稱為「東土小釋迦」,稱為釋迦牟尼佛的後身。他撰寫了一部著作,叫《十疑論》,破除種種對於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疑惑與誤解。智者大師雖然開顯天臺宗的教法,目的是引導眾生歸入淨土法門,他本人一生專心一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自古講 台淨不分家」,天臺宗和淨土宗幾乎不分開的,所有學天臺宗的人都會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智者大師的引導。
「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永明延壽大師也有說是阿彌陀佛示現,宋朝人,淨土宗的十三祖當中的第六祖,也是禪宗的祖師。他一生的教化引導是萬善同歸,歸入西方極樂世界。
他有《四料簡》,八十個字,所謂「有禪有淨土」、「無禪有淨土」、「有禪無淨土」、「無禪無淨土」,這四種狀況;非常簡捷、明快地說明禪和淨的功效力用上的差別,而勸導我們應當專修念佛永明大師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最有權威,最有資格的,並沒有抑禪揚淨的偏頗,因為他同時是禪宗與淨土宗二大宗的祖師。他禪是大徹大悟,卻是終生念「南無阿彌陀佛」的。
「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這些經典,這些菩薩,這些祖師,他們所教導的,最後都是要引導一切根機的眾生,都能往生極樂,證悟佛果。
「三乘」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乘;「五性」是指五種眾生的根性:
第一種叫做聲聞種性。他八識田裏邊有聲聞的種子,他將來可以成為阿羅漢。
第二種叫做緣覺種性。他有緣覺的種子在八識田當中,他可以得緣覺果。
第三種叫做菩薩種性。菩薩種性,他就可以得佛果。聲聞、緣覺的種,只能得聲聞、緣覺的果。
第四種叫做不定種性。不定種性就是說他的八識田裏也有聲聞種,也有緣覺種,也有菩薩種,遇到什麼緣份就結什麼果,有可能會得佛果。
第五種叫做無性。就說他的八識田裏邊沒有聲聞、緣覺、菩薩的種,只有人天的種,那就不能成佛了。
這是按通途教理的說法。
可是如果來到淨土法門當中,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也好,五性的眾生也好,通通可以往生成佛,證入「常樂我淨」的大涅槃,這叫「總證真常」。
「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引導上等聖人、下劣凡夫,共同往生西方。悠悠凡夫造作眾惡業,甚至是五逆十惡眾生,都可以往生成佛。這個「彼岸」是指西方極樂國土涅槃之岸。因為如果是一般的以了生死作為彼岸的話,那阿羅漢、聖位的菩薩都已經登彼岸了;這裏說「同登彼岸」,是指極樂淨土涅槃之岸,是要成佛的。
「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讚;千經並闡,萬論均宣」:因為淨土法門如此的廣大殊勝、徹上徹下、毫無遺漏,所以「九界咸歸」,除了佛法界之外的所有九界眾生,都歸向極樂淨土法門。
「十方共讚」:《無量壽經》說「十方無量諸佛,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這十方諸佛都共同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而勸導眾生都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http://book853.com/wap.aspx?nid=2408&p=5&cp=18&cid=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