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 (1).jpg

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先消滅執著,熄滅妄想。)
如果你今天你有志於了生死、你有志於追求臨終的正念,你現在一定要養成「達,知試著做什麼事情之前,先憶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我本來什麼都沒有比方說你很執著你的兒子,對不對?你要告訴你:我本來沒有這個兒子。對呀,難道你本來就有嗎?你是後來的因緣和合才有的嘛,你本來沒有嘛。

所以很多事情你把生命回歸到原點的時候再來看,你的感覺就不一樣了,你的盲點就消失掉了——你本來就有兒子嗎?不可能有嘛!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楞嚴經》這種思考模式是最圓滿的,臨命終的時候誰都不能障礙你呀。

當然我不相信說我講幾句話,你們就可以做到了,我的意思是說:你要去研究《楞嚴經》,我拋磚引玉了。因為很多概念的成就,你聽了以後你可能覺得很好,但是你不是真懂,過程是很重要,你要一句一句的慢慢讀、慢慢讀、慢慢讀,從佛陀的開示當中去體會,那個得到的勝解,那才是產生強大的力量。但是我拋出一個觀念,就是說:我們因為觀念錯誤,弄得我們生命很被動。就是說,臨終的正念它是有兩種正念:第一個是聖人的正念、祖師的正念。他臨終的時候真的沒有煩惱,真的沒有妄想,這是第一種,他的阿賴耶識得到適當地調伏,這一般人做不到了;第二種是凡夫的正念。我們臨終的時候肯定是錯綜複雜,平常打的妄想執著都會現前,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不隨妄轉,這個很重要——無住!就是說:我沒辦法一時調整我的煩惱跟執著,但是我有辦法不受它干擾,就是這個意思了。

我們做不到祖師的正念,不可能!這個修到「萬里晴空一輪明月,虛空都沒有這個妄想,不可能;但是你可以做到:雖然我有妄想,但是我不隨妄轉,那這個是智慧的層次。你怎麼做到不隨妄轉呢?你平常就要訓練你自己不隨妄那轉。怎麼做到呢?就是根據佛陀的教授:「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平常訓練自己:你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那只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如此而已了,不管是好是壞,你要概括承受,但是承受的過程當中,你的心不能住上去了,輕輕的走過去就好了,這樣子保證你臨終,你很容易解脫了,再配合佛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內觀真如,外順彌陀。內觀真如的目的是息滅我們生死的業力,把生死的業力降低;外順彌陀呢,跟彌陀感應道交。

總而言之,從《楞嚴經》的角度,就是不迷、不取、不動,以無住為住。它的不迷、不取、不動,重點在不取,那不取當然是智慧了,不是勉強的,它是達到無住。《楞嚴經》它的思想是這樣,它是一個沉澱式的修學。

佛陀跟阿難尊者說:這個杯子本來是很乾淨的,你丟了很多泥土,再把它攪拌,這個水變髒水了,但是也不決定啊,怎麼辦呢?佛陀說:你不要攪拌它——你斷相續心,它自已會自己沉澱下來,即使煩惱沒有斷,但是你會讓它沉澱下來。就是說你把行蘊拔掉以後——「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你把你的執著拔掉以後,當然你還有你的習氣,你照樣打妄想,然而那個妄想,影響不到你了,因為它那個電源被拔掉了—— 妄想沒有得到執著的加持,這個妄想就沒有力量了,它對你的生命沒有主導性了。

所以我們現在要建立一個新的觀念:修行不是對治妄想,是對治執著。如果你認為修行是對治妄想,你今生你就糟糕了,你糟糕了!你事倍功半了,因為你方向錯了,你不能從枝末下手。修行如果是對治妄想,那你無量劫來留下的妄想你對治得了嗎?修行是抓到把那個妄想的根,那個根——執著,先拔掉,妄想自然枯萎。

所以我們看第三個解脫之道。我們現在從禪淨雙修的角度,是稱性起修,第一個安住心性,然後再思維生命的緣起,思維娑婆世界是苦,思維極樂世界是樂,產生強烈的皈依,再開始修學皈依。所以,照講我們在皈依之前,先把生命歸零,先從無相的真如,再重新出發,所以,我們現在不能馬上的去皈依佛陀,因為你帶有情感、也帶有執著。你如果說你沒有把生命歸零,你臨終的時候會出現兩種力量,第一個,無量劫來產生對生命的執著,這是一種生死的業力;第二個,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產生欣求好樂、產生皈依的心,這個時候兩個都會現前。諸位你們猜猜看,哪一個力量會比較大?當然生死業力大,因為它很熟悉嘛,無量劫來都是這樣子弄的嘛,學佛是今生才修,時間短。所以,為什麼要先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必須要把過去的問題先砍掉——你要跟阿賴耶識脫離,你要先做到不隨妄轉,你才能夠提起佛號,否則你的生命會產生兩種力量:一個生死的力量,一個念佛的力量。臨終的時候兩個都現前,這個是熟境界,這個是生境界,那你的佛號就被妄想吃掉了。

所以,從《楞嚴經》的角度:要先把心帶回家,然後再重新出發,這個是比較好的方式了。這樣子就是一種涅槃性、堅固性、圓滿性,因為這樣隨順涅槃。

淨界法師 --- 20125月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LD5eLe.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