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土宗是一個契機的法門.jpg

阿彌陀佛的「攝生三願」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有關於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的願,有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這三個願也稱為「攝生三願」。其中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當機願」,第二十願是「結緣願」。 

第十八願與第十九願同樣都有「十方眾生」這四個字,到底它們所指的對象和內容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其實,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平等而無差別的,無所謂一樣、不一樣;會有一樣、不一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性,我們眾生的信受而有所不同。

三願之主要異同:

相同者。

都應該相信阿彌陀佛願不虛發,往生皆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乘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一心一意求生西方者,無論是依第十八願,至心稱名念佛;或依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或依第二十願,植諸德本,至心回向,皆萬修萬人去,皆得往生。

都強調眾生必須真心願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第十八願;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第十九願;至心回向,欲生我國——第二十願。

均屬易行道,此生均可成就,均可入佛報土,同佛受用。

不同者。

難易不同。第十八願稱名念佛,人人可以做到,簡單,是易中之易。念佛,即在阿彌陀佛佛光攝取下。念念之中,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現有二十五大菩薩隨行影護。願意往生者,當下即是往生決定。念佛自然往生,猶如吃飯自然飽,喝水自止渴一樣,自然如此。因為至簡至易,是屬於完完全全靠阿彌陀佛力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易行難信,故釋迦牟尼佛在《佛說阿彌陀經》裡稱之為難信之法。

第十九願,是以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作為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此娑婆世界眾生學佛之根基,眾生發心修行六度萬行等善行,靠自己的力量修行。阿彌陀佛了知這類眾生,難以自己修成佛道,因而發願救度這類眾生,善巧方便勸他們至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以靠自己力量修行,然後發願往生西方,借佛力量,早日脫離生死輪迴,乃至成佛。因此第十九願是屬有靠自己力量修行,再以修行力量,轉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眾生根基而言,此願與第二十願都同是靠自力修行,然後再靠佛力救度,相對第十八願完完全全靠佛力,在易行道中屬於易信難行。

第二十願,是以眾生根基,植諸德本。與第十九願相同,是靠自己修行,通過累積善根福德,廣結善緣的力量,然後回向,也就是通過把自己修行的力量回向,即轉向懇請依靠阿彌陀佛成佛的善根福德因緣,以成就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見第十九、二十願與第十八願最大的區別是,第十九、二十願是眾生憑藉自己的修行力量,消除、減輕自身的業障(借假),生起信願之心(修真),轉向懇切祈求阿彌陀佛的救度,而往生西方。

強調重點不同。第十八願其中「乃至十念」,說明為眾生指明修行的重點是念佛。

第十九願雖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文,但眾生根基本來不一,修行能力有大有小,所修功德有多有少,可見往生不以功德多少而論,而是只要相信,願意往生,也是百分之百往生。因此,第十九願重點在於眾生要真心發願。

同樣道理,第二十願雖有「植諸德本」之文,但眾生根基本來不一,修行能力有大有小,所修功夫有深有淺,但只要相信,願意往生,也是百分之百往生,可見植諸德本不是此願重點,重點在於眾生要真心回向,回自力向佛力。

因此,可以說,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是完全靠佛力。而第十九、二十願的往生,是眾生靠自己多少修行,再轉向求生西方。這種眾生心裡若沒有完全、徹底相信佛力的救度,則有紛亂之顧慮。若第十九、二十願眾生根基,心理徹底轉向依靠佛力,則所修功德,植諸德本,均是一個佛弟子本分之事,那麼也就與第十八願往生相同,往生沒有差別,而且系屬《無量壽經》所講的中、上輩往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npznn3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