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因果是幻相,十法界夢醒,就能隨類現身。

《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滅諸煩惱,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是滅的意思,涅槃的意思。離,就是度的意思,諸有,就是三界,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什麼?有因有果。 你有欲界的因,就有欲界的果報,有色界的因,就有色界的果報,有無色界的因,就有無色界的果報。從果上下手,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從因上解決,因心沒有了,果報就不現,果就滅掉。 因為三界六道是幻相,不是真的,比喻夢幻泡影。《永嘉證道歌》就說得很好,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就好像醒過來,醒來之後夢境沒有了。 如果真覺悟,把見思煩惱放下,六道就不見了。六道不見,出現什麼境界?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還不是究竟,為什麼?沒有脫離十法界。脫離六道,十法界上面四種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你沒離開,還得放下。 再把分別放下,才能從聲聞、緣覺提升到菩薩,從菩薩提升到佛。到佛,一定要把無明煩惱放下,放下才能脫離十法界,(四聖)法界也不是真的,六道是夢中之夢。 脫離十法界,一真法界現前,回歸一真。可是《華嚴經》說,還有四十一個位次,位次從哪裡來?無明煩惱斷了,也就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也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不起心動念,哪來等級? 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平等境界現前,起心動念就不平等。真平等,為什麼佛還說四十一個階級?清涼大師在《疏鈔》,也就是註解裡告訴我們,這些說佛也可以,說法身菩薩也可以,他們無始無明雖然斷了,習氣還在。 於是我們明白,四十一個階級,是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剛剛破無明煩惱,當然習氣比較重一點,(無功用道純熟),習氣就薄一點。習氣厚薄,與自己修行或度他毫無障礙。 所以《華嚴經》初住菩薩的智慧、德相,跟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初住就成佛了。就像〈普門品〉描繪的觀世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他能夠隨類現身。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120

http://www.bgm.org.tw/view-news.php?item=81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