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_3606447_1.jpg

生命的啟示 壽命與慧命的差異

今天,我們站在佛教立場,研究人的生命,壽命與慧命,結果,應該獲得以下的啟示。 

1、真理生命的認識 

佛教對人生命的看法,雖然說:人生苦短,四大皆空,五蘊無我;但就在五蘊無我的幻妄色身中,含藏著永恆的真我,這真我就是八識田中精神主體,也就是真理生命。只要我們能揭開假我,認識真我,轉移人生目標,朝向真理生命之途邁進,以真理來修改不良的行為,淨化不淨的身心,自可驅除人心的邪念,洗刷人間的罪惡,展現生命的光輝,獲得真理生命的歸宿。 

2、法身慧命的康復 

其次,是佛教的重心不在人世間壽命的長短,而是在於人生法身慧命的康復。所謂法身慧命,就在吾人四大五蘊所組合的生命中,朝夕與共,形影不離。可惜一般人,過於傾向物質享受,忽視法身慧命的存在,致使人性本具的法身慧命長久以來,欠缺營養,何止精神不振,簡直被物慾洪流所淹沒。如果我們在吸取飲食營養的同時,肯兼顧內在慧命的需要,以佛的正法來作為精神食糧,便可滋養法身,增長慧命,成就如來五分法身香。若能迴小向大,繼承佛的遺志,荷擔如來的家業,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則日久功深,必然破塵沙,斷無明,證法身,與佛同壽,不再受生死無常的威脅。 

3、人間佛教的實現

最後,我們應該明白,佛教是人間的,而且是人生的,不是人死的。雖然,佛的慈悲,不分人畜,佛的精神是平等救濟,四生九有十二類生,無不悲湣同情;但佛教化眾生切主要對象,還是人間。因為六道眾生中,天道太樂,忙於享福,不肯修行;地獄太苦,無法修行;畜道太蠢,不懂修行;唯有人道苦樂交參,容易激發道心;況人的德性、智力、毅力,都特別強,在佛陀慈悲方便引導之下,一定可以啟發靈性,引生智慧,悟解真理,如法修行。結果,必然突破煩惱,轉凡入聖,覺悟成佛。所以,十方諸佛,皆選擇人間,成等正覺。特別是釋迦如來,自從久遠劫成佛已來,一直在娑婆世界,深入人間,教化眾生,不但降生於人間,長大於人間,出家修行,覺悟成佛,轉法輪,入涅槃,都在人間。

還有,佛的教法,雖有三乘、五乘之別,卻以人乘為根本。學佛的人,先從人乘的五戒十善法修起,保持人身不失,然後乘上品十善業上生天界,乘四諦十二因緣的無漏業,超越三界,證阿羅漢道。乘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等大乘業因,入菩薩地,證菩提果,圓成佛道。故佛道的成功,是基於人道的發心與修證。

太虛大師說:「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實義。」我等何幸,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誠應把握現實的生命,承受佛陀的啟示,鑽研人生的真諦,發展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佛法來淨化身心,淨化世界,建立人間淨土,成就真理生命。然後,負起人生的責任與使命,為眾生、為社會、為世界人類而努力。否則,捨佛法之門而不由,長期飄泊生死苦海,生生不已,苦惱無盡,何止辜負佛陀降生人間的初衷,同時浪費自己的生命,枉來人間跑一躺。未悉各位以為然否?最後恭祝各位,福壽無量。

https://book.bfnn.org/books2/192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