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s50000n70pp110n10p.jpg

此人為將,盡享尊榮,真正臻至功高主不忌,郭子儀不如矣!(說書講戲看歷史學知識)

自古擔任統軍大將,實在不能算一件開心快樂的事。能抵禦外虜的蒙恬被自殺,能蕩平天下的韓信被圍進鐵籠裡,讓一群宮女戳死,能建功立業的白起也被迫抹了脖子,能平叛一統的周亞夫更是氣得活活吐血身亡,至於打敗仗被殺的就不在敘叨範圍了。總而言之,當大將就沒幾個可以壽終正寢的,而有大功的大將更是鮮有人安老牗下。那麼話題來了,歷史上總會有個別混得開,或者說左右逢源,甚至是功德完滿,生榮死哀的。許多人都會認為你說的不就郭汾陽郭子儀嘛,兜那麼大個圈幹啥。可我這回還真不是說他,而是說一位連郭令公都想送一個「服」字的名將:金城郡王辛雲京。

他的戰功不是談論的重點,所以只用「卓著」兩個字概括了。重點是他的性格,是屬於剛毅果斷、不畏強權那種,說白了就是很容易得罪大佬那種人。按說這種人是不太好混的,但是他投軍投得很對路,碰到了從嚴治軍的李光弼,兩人對脾氣。這還不單止,投軍沒多久他就攤上戰事,而且作戰勇猛,屢立軍功,蹭蹭幾下就跳過了最難熬的下級軍官行伍,遷特進,太常卿。而當李光弼去接掌郭子儀的朔方軍時,郭子儀的舊部張用濟很不肯給臉新來的主帥,結果讓李光弼正法立威了,並指定身邊的辛雲京頂替他的位置,從此成為軍中網紅。

可是再順的生涯也會有那麼一兩道坎是難以跨越的,辛雲京沒多久就遇到了。

新晉上司,官拜河東節度使的王思禮老早就瞅他不順眼了,帶定要重處辛雲京這位代州刺史的主意而來。小道消息傳到,不久一位叫張光晟的命中貴人橫空現身,說我曾救過王司空一命,我去替你擋下此劫吧。事情也真的比預想的完滿,王思禮認出了張光晟這位過昔在潼關落難時的救命恩人,還和他拜為兄弟,並答應放過辛雲京。至於真放假放已無須多慮,因為一年之後,辛雲京再也見不到這位命中災星,除非他也去找孟婆了。

接下來這件事發生在辛雲京任兗鄆節度使期間,其實也可算作辛雲京一生的汙點,那就是捕風捉影,懷疑平叛大腕僕固懷恩忠君之心。僕固懷恩此人雖說有點留患自重的小心思,但還遠沒到要反的地步。可是辛雲京搞出閉關不納的一幕,讓奉命送回紇可汗一道出關的僕固懷恩深覺奇恥大辱,再加上後來朝中重臣駱奉先、李抱玉、魚朝恩的構劃,其子亦為時任朔方節度使的張惟嶽所殺,僕固終於走上了引蕃反唐的不歸路。雖說肅宗李豫最後也為僕固懷恩反唐之事定調:懷恩不反,為左右誤。但他並沒有因此事懲罰辛雲京等四人,反而地位日隆。那麼真正原因就只有一個:他本就不再信任蕃將,對僕固的行為也曾疑心生暗鬼。而辛雲京對胡人是心狠手辣,以牙還牙,甚至胡人廣傳是張光晟(漢胡通好時仍對胡人趕盡殺絕)易容再現。這和僕固與回紇可汗的翁婿之好相比簡直判若雲泥了。於是,兩碼事加在一塊,辛雲京給予肅宗最大的安全感和最純的忠誠度。簡單點,尊王攘夷,深符聖心。自此,他是皇帝心目中最靠得住的大將軍!郭子儀?老在裝,誰知道這個老狐狸心裡有什麼盤算。再說了,郭子儀去到哪個軍營統兵都是大施寬宥,廣樹威德。他想幹啥?辛雲京掌管的兵才是真正屬於朝廷的兵,嚴明法度,不搞人脈網、朋友圈。自然,這番心底話,肅宗只會跟太子說,我只靠猜,估計雖不中亦不遠矣。

當然了,這樣子說郭汾陽,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是不是貶低了汾陽王的情商?其實恰恰相反,人與人的關係始於緣份,亦是性格及其它因素的相互作用。郭子儀與幾位皇帝之間的恩怨糾合,證明瞭他極強的洞察力和消化能力,沒有極高的智商與情商是根本弄不來的。辛雲京呢?沒有這麼高的雙Q,而且還像是不太須要,因為他天生似與前後三任皇帝(包括德宗當太子時)無縫銜接,君臣相宜,這是郭汾陽能學得來的?命苦不要怪政府嘛。同樣是處理軍中叛亂,同樣是正法叛軍頭子,而且是郭先為,辛模仿,但事後辛雲京卻得到代宗皇帝的進一步欣賞。汾陽王能說這不公平麼?

旦凡瞭解點唐史的人都知道從開元後期開始,權閹奸佞是很恐怖的,像郭子儀這樣的首功之臣也沒少著這些人的道道。可辛雲京呢?你在史書中很難找到這些人對他的種種毒手歹心。為什麼呢?!不是要獨掌朝政,排除異己麼,怎麼會放過這樣一位對皇帝極具影響力的紅人呢?難道當人透明了?怪就怪郭子儀太過高大上了,無意中裭奪了辛雲京出頭櫞子的資格。他們這類人通常是拉一個,打一個的,肯定不會同時開罪一眾軍界大佬。還有一樣,辛雲京遠沒有郭子儀長壽,只活了五十五歲,他最風光的年月那些個奸佞們還沒怎麼成得了氣候,或者說害人的手段有限了點,而郭子儀活了八十五歲,還都遇盡了盧杞、魚朝恩等人最搞事情的時期,這能到那說理去。所以郭子儀為官做人總予人以如履薄冰之感,屈己求全,萎萎縮縮。辛雲京卻可以直抒胸臆,百無禁忌。唉,令公之苦,世人豈能堪破!

辛雲京的命格之貴,甚至延續死後,且讓我等看下到底是怎麼個生榮死哀。

他的首位大老闆肅宗對其是屢有嘉獎,高官厚祿不斷,該給的成色十足的全給,最後還繡像淩煙閣。到了代宗更是情深綿綿,提及他的去世就淚流褳褳,據說除了皇帝沒到場參加他的下葬典禮(朝制),其餘在朝的,穿紫袍的,無一人缺位。靈車啟動前就擺弄諸般葬儀,耗了近一個時辰,後來的行程禮節更是繁複無儔了。就連後來繼位的德宗皇帝,在評定至德以後的諸多功勳文武時,也將其列為次席,僅次於郭尚父。要知道郭汾陽為免予人功高震主之感,皇帝怎麼疑忌貶斥他都要喬出心甘如怡的樣子,逆來順受。而為了不得罪奸詐小人,大作親和,低聲下氣。簡直是聽者傷心,聞者流淚。可這位仁兄是殺伐果斷,我行我素,既不怕軍中將士鬧事,更不管得罪那位中樞權要。如若有得選,郭子儀保不定也想像辛雲京那樣尊榮盡享,寫意灑脫。雖說終成五福俱全之人精,可一想到這位多年的王爺為了防患未然,一府上下的言行舉止都要費神教導,勞心點拔,活著是有多累呀!

https://kknews.cc/zh-mo/history/6bqyymv.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