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anchenchi-1.jpg

佛教講的「五毒」是什麼?

佛教講的五毒,不是世間的五種毒藥,而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習性,這五種習性會像五種毒藥一樣,障礙我們的本性,使我們產生無邊無盡的煩惱,讓我們承受種種的痛苦。修行,就是為了對治這五種習性,剷除我們的煩惱根源。下面我們就具體說明一下,究竟什麼是五毒?

一,貪。

貪愛、貪著,貪戀,貪婪。對於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物質享受,過分的貪戀,慳吝不捨,不肯施惠於人,甚至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不惜損害他人,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貪心貪得貪念貪吃、貪睡、貪名、貪利、貪樂貪私等等,說之不盡,都是貪毒的具體表現。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有貪的習氣,只是貪的對象和程度不同罷了。就算修行的,學佛的,名聞利養都放下了,但是還會貪戀親情,貪戀兒孫,甚至貪戀佛法,也是貪。看世間多少痛苦煩惱,多少悲歡離合,無非就是源於一個「貪」字!所以,學佛修行,第一個要對治的對象就是「貪」。

二,嗔。

嗔恚、嗔恨。遇到逆境、困境、挫折,或者被冤枉受委屈,不能忍受,心生憤怒,或者發脾氣罵人、打人,傷害他人,都是嗔恚心的表現。我們平常說的「衝動是魔鬼」,就是這個嗔心在作怪,嗔心一生,往往釀成可怕的後果。佛教中常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人一旦起了嗔恨心,頭腦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本來具有的智慧統統消失不見,而做出令人惋惜的愚蠢行為。

佛法常講「火燒功德林」,這個「嗔恚」就像一把大火,以往積累的所有功德,一把火就全部燒完。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你在單位工作盡職盡責,任勞任怨,但有一天,為了一點小事,與老闆發生爭吵,鬧得很兇,結果就是,你以前所有的辛苦付出,就全部付諸東流,直接被老闆開除了前功盡棄

三,痴。

愚痴蒙昧,沒有智慧。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誹謗聖賢真理,常生邪見,就是愚痴。世間人最大的愚痴,就是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把自己的痴心妄想當作真理,覺得歷代聖賢,都不如他有智慧,喜歡把自己扮成一個裁判的角色,對聖賢的教導評頭論足,吹毛求疵。

也正因為愚痴,增長了對世間的各種貪求貪心貪念,求之又不得,便生嗔恨心,所以說貪嗔痴三毒,是人產生煩惱的根源所在。

四,慢。

傲慢,看不起人。正因為愚痴,就更容易目中無人,夜郎自大,貢高我慢。看到別人不如自己的,或者程度和自己相等的,甚至超過自己的,都會表現出輕慢不屑的態度。這種人眼裡只有自己,永遠都能找到自己不如別人的藉口,也總能找到自己強過別人的理由,總之,無論怎麼樣,他都是對的,心中無知眼中無明他失敗是有理由的,別人成功都是僥倖的甚至認賊作父,蛇鼠同窩,狼狽為奸,惡業堆累,必然禍害臨身,何來福報?

五,疑。(這最糟糕)

懷疑,不相信疑心疑鬼。因為愚蠢、傲慢,便對任何人、事物都產生懷疑,對任何聖賢的理論,佛法的真理,乃至世間一切事實真理,他都會用懷疑的目光去看待。這樣一來,就更加障礙了本性,閉塞了視聽,更容易滋生邪見,造出無盡的是非惡業,這種人必墮三惡道,難以回天,真的很悲哀

以上這五毒煩惱,都屬於思想上的迷惑,心靈上的污染。因為這五種思想上的錯誤,造成無量無邊的煩惱與痛苦,所以要想拔掉痛苦煩惱的根本,首先就要從對治「五毒」開始。學佛修行,就是要熄滅這五毒煩惱,走向覺悟,獲得圓滿的般若大智慧,讓人生擁有更多的幸福和此生生命的真正意義莫讓此生墮三惡道,再來萬般後悔已遲矣

https://kknews.cc/fo/m65kxrp.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