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與你的前世因緣

會來當你孩子的人,可能是透過與你的親子關係來解決累世的糾纏。累世糾纏有好有壞,假設你有兩個或三個小孩,其中有一個小孩和你的累世因緣比較助緣,你會發現這小孩很貼心,很多事情他都能夠帶領你,他脾氣比你好,他比你懂事,甚至可能是你的恩人,你的良師益友。你跟這一類的孩子,在過去累世的關係中基本上是彼此互助合作而成長的。

你也會發現有些小孩特別會找你麻煩,你這輩子都在為他煩惱,即使走到生命盡頭都還放不下,以前佛教稱這叫做逆增上緣,雖然他帶給你煩惱跟痛苦,可是在你心靈的某一個角落,你會覺得其實跟這個孩子最親,因為他是你這輩子最艱苦的功課與挑戰。這孩子之所以特別容易激怒你或特別讓你操心,可能因為你們過去的關係是互相的報複或仇恨,但這一輩子你們結為親子,你當父母,他當小孩,就是要在家庭的架構裡,解決過去彼此的怨恨和不滿,所以你對這樣的孩子會有兩個力量,你很愛他很想幫助他,可是又很擔心、很氣他,你這輩子心靈要成長,可能就必須先搞好跟他的關係。

家庭是最紮實的道場,你有辦法跟自己的父母關係搞好,有辦法跟自己的先生、太太親密關係搞好,還要有辦法把跟孩子的關係搞好這三個關係能夠搞好,你會開始慢慢把你的愛傳達出去,傳到週遭的鄰人、朋友身上。

藉由當父母來學習當父母我們最大的挑戰都是在親人之間,有些孩子「不想唸書」,因為他覺得是在為父母唸書,有些父母常讓孩子覺得他是在為大人的價值觀負責。有的父母童年比較辛苦,所以會想把最好的教育環境、最多的學習機會給孩子,可是給孩子這麼多東西,到底是他想要的,還是父母想要的?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有所感謝,其實他可能只是無奈地接受。許多父母教育孩子,往往過度保護、過度干涉、過度期望,這對孩子的身心都很不健康。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正在學習怎麼樣作一個「最健康」的父母,其實所有的人都是在過程當中,不只孩子要學習,父母也在學習,而且父母的學習沒有比孩子的學習還少,我們都是在藉由當父母來學習怎麼樣當父母。

從身心靈的角度來看,好父母的第一要務是把孩子當作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你生下來的孩子並不屬於你,他是藉由這輩子與你成就一個親子關係而來互相學習的,他是投胎來跟你成就一段親子關係以完成靈魂上的一種成長和彼此情感的交流。你一定要用一個很寬闊的身心靈的觀點來看這件事:你的孩子是人類的一個孩子,你的孩子是大生命宇宙本身新誕生出來的生命。你的孩子有自己所有轉世的歷程,有自己過去生命的旅程的一個個體,他是因為跟你有一種共同心靈上的契約而加入這個家庭,彼此成長,彼此學習。

孩子其實是古老的靈魂不要以為你的孩子是張白紙,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很快就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他永遠知道怎麼和你應對,你永遠不知道怎麼對付他。每代人類的子女是承先啟後,事實上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他是比父母還要古老的靈魂,他比父母還要有更豐富輪迴轉世的經驗,所以他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比父母還強。

現代社會愈來愈複雜,信息愈來愈多,如果是我們出生在這個年代,你會應付不了。可是現在的小孩子相對上來講,他是所謂的老靈魂,他們在地球上已經走過很多的歲月,很多的輪迴,經驗都比我們豐富。藉由出生當我們的小孩,他承接了我們給他的俗事經驗。

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孩子是來陪父母一同心靈成長。從身心靈的觀點來講,孩子其實不是父母的,他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獨特的人生觀,有他自己所有轉世的歷程,還有他內在生命的智慧。如果我們在跟孩子的相處上面沒有看到這一點,就會不斷爆發衝突。因為在整個身心靈的觀念裡面,當每個靈魂要來投胎時,他大致已經對他想生存的這個年代、環境等作了調查,所有信息都已經儲存在他的潛意識中。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面,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叫做信任,因為你對他的信任將會幫助你的孩子釋放出他自己的心靈能力。很多中國父母總把孩子留在身邊,捨不得孩子受苦,捨不得孩子受傷,用最大的力量去保護他們。結果你愈干涉孩子選擇他的科系,選擇他的前途,選擇他的伴侶,你就愈是在擾亂他的未來,孩子不是來完成你生命的期待,任何想強勢安排孩子未來的父母,孩子的發展反而不盡理想,當你愈早讓你的孩子明白他必須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你的教育就愈成功。今天如果你教育出來的孩子對自己有安全感,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那麼到哪裡他都能靠自己克服難關。

信任他真的做得到父母要成為孩子的踏腳石而不是絆腳石,要信任你的孩子。他敢來投胎就表示他有兩把刷子,他敢來當你的小孩子就表示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也許我們現在還看不出端倪,也許他們現在還好吃懶做,但是請記住: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所以我們要給予的是機會、關心、愛,還有信任,你給予這些愈多,生命就長得愈好。真正的愛是告訴孩子你會做的很好,而不是不斷的去伸出援手。你開始讓孩子為自己的生命做決定,你會發現這個孩子活得很開心。做決定的時候,他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收集資料,這個孩子變得不一樣,你會發現他是個非常棒的孩子。一個身心靈真正的親子關係是無條件的關係,父母為孩子付出,不需要回報,孩子也不必因為覺得虧欠父母而必須做些什麼來報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勤學佛堂  的頭像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