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
每天做早晚課時,一定會誦念〈三皈依〉,最後以迴向作結。這首朗朗上口的〈三皈依〉偈,有什麼義涵呢?
〈三皈依〉偈早晚的提醒
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佛教徒每天做早晚課結束前,會誦念〈三皈依〉,最後以迴向作結。〈三皈依〉是出自《六十華嚴》的〈淨行品〉,提醒學佛者發願以三寶為究竟皈依,並努力實踐。早課念〈三皈依〉偈,是提醒自己要實現自己的發願;晚課反省自己到底做到多少。
夢參老和尚在〈學三皈依〉提到,「自皈依佛」是要學習佛最初怎麼發心(出離心、菩提心、般若心),佛是怎麼成佛的,這個道路怎麼走的,我們要跟著他走;他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就是「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佛教的經典、法門何其多,該如何抉擇?淨空法師在〈淨土法門:三皈依是佛法教學最高指導原則〉提到,發願學習佛所說一切法,無非就是透過「深入經藏」的戒、定、慧三學,來轉變我們身、口、意,去除我們的貪、瞋、癡等,如此才能「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僧指的是僧團,因為僧團是強調「六和敬」的團體,一個無私、包容的團體。「統理大眾」不僅僅指與他人相處,也包括自己。我們往往身心不一致,因此發願從己到眾人,都能身心和諧、家庭和樂,進而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慢慢擴及社會、世界,真正的「一切無礙」。
皈依三寶,為何前面加一字「自」?佛陀在涅槃會上教誡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皈依真正意義,佛弟子應該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學,依自己的佛性,因為自己能夠成佛,藉由對外「住持三寶」,回到依靠「自性三寶」。
了解〈三皈依〉的意義後,誠如章嘉大師曾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把佛法放在心上,把三皈依放在心上,這是我們生生世世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編輯室)
(更多內容請見373期《人生》雜誌)http://www.ddc.com.tw/book/detail.php?id=372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