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滅 生滅同時

《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實跟虛妄,界限在哪裡?講虛妄就是會變的,會變的就是虛妄。你看看我們這個世間,哪一法不變?我們的身體,裡面的細胞新陳代謝,刹那刹那在生滅,這就是假的,虛妄的,不是真的。我們凡夫看到,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無情眾生像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乃至於星球有成住壞空,刹那刹那生滅無常,我們見的是這樣的。

佛與大菩薩見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我們沒法子接受,也沒有法子體會到的。佛所見的是真相,我們所見的相是妄相。其實相都是真的,相裡頭哪有真妄?是真是妄都是在我們自己的心。佛是依二諦說法,什麼叫二諦?一種是真諦,一種是俗諦。他自己證得的境界,他講真實話,跟你說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真諦。俗諦是隨順大家的知見、常識,說一切法有生有滅,說一切法無常。這裡頭決定沒有矛盾,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佛法的修學是修自心,自心本無生滅,真正的自己是不生不滅,幾時你證得不生不滅,你就成佛了。

近代科學家說,這個世間有沒有物質存在?根據他們的觀察,沒有物質存在。那物質現像是什麼?他們觀察得到結論是波動的現象,這一種說法愈來愈接近佛法了。佛法確確實實肯定宇宙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波動的現象,確實沒有物質存在。我們認為有物質存在,這個觀念錯誤了,看錯了,你想錯了,確實是個波動的現象。

佛經裡面講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佛說「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是波動,佛經常講覺心不動,覺心是真心,真心不動的,動是妄心。我們心裡會起心動念,常常感覺得心不安,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動。你把妄心放下,捨棄掉,真心就現前。不是真心沒有,真心真有,真心永遠不變;妄心是假的,妄心是生滅的;捨棄生滅的妄心,你的真心,不動的真心就現前了。真心起作用是智慧,般若智慧,妄心起作用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心起用是能迷的根源,外面的境界相統統被迷惑了,統統看錯了,統統想錯了,不知道外面境界是夢幻泡影。所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外面一切的物象就看清楚,就看明白了;它存不存在?不存在。

所以佛法跟你講不生不滅,是真的。可是我們冷靜去思惟,佛說不生不滅,不合乎邏輯,這個話不合理,講不通。如果是真的不生不滅,你說個不生不滅,不就是多餘的,廢話!實際上是有生有滅,但是生滅幾乎是同時的,生跟滅是同時的,生跟滅裡頭找不到界限,所以佛才給你講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真相。《仁王般若》裡面佛講生滅現象,他舉一個例子,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我們怎麼能夠發現到?我們彈指彈得快,用力彈彈得快,大概通常一般人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正好兩個十萬八千,就是一秒鐘當中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生滅。

我們看看現在的電影,大家都有這個常識,我們看電影放映機裡面,我們看到銀幕上,放映機底片,鏡頭的開關一秒鐘二十四次;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我們已經被銀幕欺騙了,以為那個銀幕很真實,一秒鐘才二十四次的生滅。佛給我們說我們眼前這個現像是什麼樣子?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我們以為是真的。佛說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究竟說?我們現在明白了,不是!佛是舉個例子說,實際比這個速度還要快,所以這種生滅我們沒有辦法發現。佛在經上講修行功夫到什麼時候才發現?八地菩薩,這圓教。八地菩薩叫不動地,那個定功很深很深了,看到這個生滅現象。我們今天從經教當中去體會,瞭解這些事實真相。所以這些科技東西,喜歡玩玩,對佛法的領悟有好處。我在年輕的時候喜歡搞攝影,我有兩架八釐米的攝影機,我自己還做剪接,所以我懂得這個東西,一看到佛經的時候我就曉得。攝影機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慢鏡頭十八次,再一想的時候,一秒鐘是兩個十萬八千次,那怎麼樣也不能夠發現它的生滅。所以佛說不生不滅,生滅同時,生滅幾乎找不到界限。

《金剛經》上比喻存在,哲學裡面講存在,存在的現相佛講「如露亦如電」,這是智慧的觀察。用露水,露水比喻什麼?比喻我們粗的現相。比如一個人活在這個世間,能夠活幾十年,幾十年之後沒有了,這就像露。露是比喻什麼?相續相。而事實的真相像閃電一樣,那個閃電就是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告訴你存在,你明瞭之後,存在是假的,存在是錯覺,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一切法,佛才講夢幻泡影。

佛法裡面講的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有,空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幻相;但是相是幻的、虛幻的,相不是常住的,相不是永恆的。這個相是空,叫空相,所以叫無相。無相不是沒有相,《心經》天天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都是佛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色就是色相,色相跟空是一不是二。所以「妄計故無相」,虛妄的計度分別,你誤會了。實實在在相即無相,無相即相,就是《心經》上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異是沒有兩樣。大乘性宗,空是表自性,相是表現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