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6ffc9t8b2f3627839d%26;690.jpg

如何才能蒙佛接引? 

宇宙中無數的佛陀們,個個廣發大願、建設淨土,來普度眾生。不過每一尊佛都開出了往生的條件,眾生要遵照修行─也就是說要符合這些條件,才能蒙佛接引,往生到諸佛的淨土。

佛的慈心悲願,都是廣大無邊的─沒有一個人會被捨棄;也不會有人被拒絕。然而,往生淨土雖然號稱是:「萬人修,萬人去」,而事實上,並不是真的人人立即都能到達諸佛的清淨國土的。

舉例說明:

佛是塊磁鐵,眾生是鐵礦。磁鐵很難吸取鐵礦,所以眾生一定要透過自我的錘鍊,先讓自己成為鐵,如此才能感應到磁鐵的吸力(願力),才能輕易被磁鐵所吸取(接引)。

佛的願力像「月亮」,眾生的心是「水」。水一定要清澈,才能映照明月。月亮並無偏心─「千江有水千江月」,眾生能「自淨其意」,則時時與佛相左右,自然蒙佛的慈光普照。

可惜,有些人誤解佛的願力,自己不肯努力,只癡癡地等著佛對他伸援手。想想看;如果自己不必努力(單單念佛名,而不必行六度),佛就會救他,那佛教又何必有八萬四千法門?因為過去的任何一尊佛早就把眾生救光了,怎輪得到阿彌陀佛或釋迦牟尼佛來接引?

佛教徒以念佛住生,作為修行法門並無不可。問題在:自己瞭解念佛為什麼往生的原理嗎?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代表著堅毅的自誓:我要向阿彌陀佛學習;以彌陀做我的老師。有一天,我要同他一樣的慈悲;跟他一樣具有大智慧。

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被彌陀所接引?那就是要腳踏實地、好好地學習:彌陀是如何發心的?他立過什麼樣的志願?修過什麼樣的法門?做過什麼樣的事?歷經那些危險的關卡?走過那些崎嶇的道路?(這就是普賢十願中的「常隨佛學」。詳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貝葉之香》第190頁)

念佛,就要瞭解念佛的意義;恢宏念佛的胸襟;發揮念佛的精神。以無盡的福慧、悲智,導入諸佛無涯的願海。如此,才能利益有情眾生;才能貫徹自己的修學大業;才能推動佛教的法輪。這樣做,才能蒙佛接引,往生淨土才能萬無一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