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_6590021_1.jpg

三無漏學的解行

佛教中說「佛法僧」三寶,以法寶中所說「戒定慧」是淨業、得究竟解脫的三無漏學;可見學佛行人,於菩提道上任如何行修,總不外是學戒、修定,發揮無上的智慧。

因此,學佛行人,悉皆知曉戒定慧、是唯一行於菩提大道不可或缺的法門;但是,對此法門的認識,多少人強說:戒能生定,定能發慧,好像如此即可以圓成三無漏學,即可以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於如何下手?如何把握?如何真能成就?或多或少不是只知概念,耽著名相,便是遵為教條,其實茫然!

楞嚴經中有句: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經句中兩個重點:首在攝心,次言是名。

如何攝心?經中有「心猿意馬」之句,行人的「心意」是最難把持的,無論是感性時或理性時的情識變化,所發起的作用,往往不能與解脫大事相應行;,原因即在「攝心」的修養、偏離或誤解,結果戒定慧三無漏學,停滯在「名字」相的法處。

當知,學戒須攝違犯之心,學定須攝散亂之心,學慧須攝愚癡之心;然後,持戒不犯,修定不亂,發慧不癡;終究,面對貪瞋癡三毒之惡,可以憑藉三學的修養,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諸惡現前,輕易即能化於無形!

末了,老僧提出建言:
戒、以規矩法則為依歸。
定、以清淨自在為依歸。
慧、以彼此無傷為依歸。

如是解,如是行,解行並具,圓覺在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