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提到則非』 『是名的開示

金剛經中凡是提到則非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有就是說不要當他是實有其物或實有其事,不可執有的意思是叫人會相歸性。因為性本來是沒有相的,不能以語言名字求,必須離開幻相返照心源,才能證入性體。

經中凡是提到是名兩個字的時候,都是說明不可執無,不可執無的意思是叫人雖然會歸性體,但是也不可破壞假有的名相。為什麼?性本來是無相無不相的,相是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佛說般若是如其自證之理智而說的, 使一切眾生開佛知見而後悟入佛之知見,叫人瞭解性中本沒有相,必須離相修持而後才可以見性。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差別不同之相,根據其外表差別不同之相,就為其安立種種名字。譬如桌子是由木工把木板木條敲敲打打拼湊起來的,現出來一個桌子的形相,這個形相本來就是幻相,把木板木條拆掉,桌子的形相就沒有了,所以桌子二字就是一個假名,表明有即非有,非有而有。無論任何事物皆是因緣所生的幻有之相,當體卽空,所以說它是名桌子,不過有個假名而已。這種觀察的方法稱為體空觀。若就性體而說,桌子並非實體,但並不是沒有幻相,本非實體,故曰則非,不無幻相,故曰是名。

一切法都是緣生幻有,般若也是諸法之一,不過有一個般若名字相而已,也不可以執著這個名字相,所以經上說般若則非般若,意思是說般若不過是一個名字相,亦不可執著,其用意是要使眾生離念,離念是不取著,般若波羅蜜原是用以對治取著之病,所以般若亦不可取著。

般若分三種,卽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因文字起觀照證實相。這三種般若均不應著,就文字般若言,若但持文字不修觀行,就完全著了名字相言說相。就觀照般若言,要是心中存有能觀照所觀照之念,也是著了名字相,甚至證得了實相般若,也不過是無所證無所得,若有所證有所得,仍然未離名字相。所以說般若則非般若,此即表示若心中還有一般若波羅蜜名字相,就是取法相,若取法相卽著我人眾生壽者。

金剛經又有一句經文是「我相即是非相」,因為我本是緣生幻有,四大假合,正當我現出這幻相的時候,就是虛幻不實,空無所有,不過是個假相而已,所以說我相即是非相,換言之,我根本是一個虛幻不實的假相,不是實在的,正當現出我相的時候就是空的,假相就是空的,也可說有卽非有。如果說我相是實在空無所有如同頑空一樣,又錯了。我相雖然是空的,但是他還有一個假相在,所以說非有而有,這就叫做空有同時

凡是說到則非的時候,固然是叫人把事物觀空,而同時又說是名,乃是說明其不無假有的名相。又所謂觀空者是令空其著相之病,並非破壞其相,不壞其相,則對於偏執之頑空也要空之。由此可知相是假名、不可著,但並不是說沒有相,故稱般若為第一義空者,原因在此。這個第一義空是絕對空,並不可與有對比,配不上,空可以對有,但第一義空則不能對有,因為般若的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換言之,所謂有亦空,空亦空,一空到底是也。

經中凡是說則非的地方都是就性上說,性是空寂的,什麼都 安不上,就性而說則不應著相,所以非之,非有離義,不著相而非之是表明性相非一。凡言是名都是就相上說,相是幻有的,也不應破壞其相把他消滅了,這是表明 性相非異。性是體,相是用,故非一,而用從體生,離體無用,故非異。性相既然非一非異,所以既不應壞,也不應著,這是般若的基本教義。

談到空字更有大學問,一般人腦筋裏的印象,空就是一無所有。譬如這裏有一杯茶,我把它喝完了,這只杯子空了,裏面什麼都沒有,這種空佛法叫做頑空,而般若義趣,雖明空義,而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以我不成熟的意見來說,般若理論所談到的空字也是不得已而用之,實在找不出一個更合適的字以代替這個又空又不空的空字。佛經中常說性體空寂,其實性體之空並不是空無所有,性體之寂也不是枯寂死水。對於佛法沒有深切研究者,往往見到空字就很容易發生錯覺,以為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說性體「空」寂又該當怎樣的說法呢?

古人怕談般若也確有其原因在,因為般若理論甚深,稍微講不好就容易使聞者誤認為偏空,所以不願談也怕談。般若為六度之一,而並不是佔六分之一的地位,是貫徹在其餘五度之內的,其餘五度若是沒有般若就不是波羅密,換言之,修其餘五度若是不含有般若在內,就不能到彼岸,只能得一點人天福報而不能出輸迴。再說得徹底一點,其餘五度是行門、是事,般若是觀門、是理, 事必有理,理必有事,理事無礙,理事圖融。其餘五度是有,般若是空,空有不二,空有同時,即是兩邊不著。般若不能離五度而獨存,般若是理論,要配合事實而確實執行,若只空談理論而不實行,對於自己與他人均無好處,又著了空相。此僅以六度而言,其實吾人在日常生活方面,穿衣吃飯,待人接物,處理事情,樣樣都離不開般若,何以言之,請看金剛經第一分,佛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奔走塵勞,示現凡夫,顯示佛之不著佛相,空也。持缽乞食就是持戒修福,有也。此之謂空有同時,理事圓融,這種舉止,沒有人看得出來,卻被解空第一的長老須菩提一眼窺破,借此機會請佛開示,返復問答,完成了一部無上法寶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實為後世眾生之福,吾人能有機緣讀到此經,真乃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豈能坐失善利,不努力讀誦受持乎?

在全部金剛經中提到則(即)非 是名之處,前後共二十二次,附開於後,可見則非 是名之重要性,初學之人若再參照本文前面所舉之釋義,互相對照,或者能有個悟處。鄙人對於佛法沒有根底,所見是否正確,尚祈各位法師大德不吝賜教。

1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5(此號碼是指明第幾分)

2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6

3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10

4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10

5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13

6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13

7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13

8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14

9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14

10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14

11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14

12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17

13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17

14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18

15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20

16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20

17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21

18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23

19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25

20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30

21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31

22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31

http://www.drbachinese.org/vbs/publish/171/vbs171p014c.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