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是甚麼

照見「五蘊皆空」  慧廣法師 開示

《心經》中「觀」的目的,是要照見「五蘊皆空」。而要照見「五蘊皆空」,必須「行深般若」才行。如何行深「般若」呢?先來文字般若一下吧。 
「五蘊」為什麼「皆空」呢?我試著用比較簡略、易懂的文字來解釋。 
一、解釋「五蘊」 
「五蘊」是什麼?簡略來說,便是指我人身心,也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身體,並及外在的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精神。 
「蘊」,舊譯叫「陰」,新譯叫「蘊」。「陰」指「色、受、想、行、識」能蔭蓋真相;「蘊」表「色、受、想、行、識」,乃各種元素集聚而有。 
1
、再深入來說。 
什麼是「色蘊」?即五根、五境和無表色。「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人身上的五種功能,屬於能見;「五境」色、聲、香、味、觸,是五根所見到(感受到) 的外在世界,屬於所見;「無表色」是存在人們內心的外境印象,只可由自己內心感覺到,他人感覺不到,因它只是物質的印象,同時只存在個人主觀的心中。 
為何會有「色蘊」呢?「色蘊」就是「四大」──(骨骼)、水﹝血、分泌液、尿﹞、火()、風(氣體),由四大的會合和創造而有。 
四大的會合而有色蘊,以及五根、五境和無表色。
2
、「受蘊」就是內心的感受、感覺。當五()根接觸了五()境,內心就就生起了感受。在感受之下,才知道外境的存在。由於外境的不同,給予我們內心的感受,也就不一樣。經中談到有三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但三受:苦受、樂受、捨受則是根本。 
3
、「想蘊」就是內心對六根所接觸、所感受到的外境,加以執取、思惟,產生各種印象,可能生愛、可能起瞋 ........。將事情加以複雜化,是想蘊的最大功能。 
4
、「行蘊」接著「想蘊」而產生。當內心執取順境時,就生起喜悅的情緒;當執取不順境時,就生起不喜歡、厭惡的感情,於是,有了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這種種內心的造作,叫做「行蘊」。
5
、「識蘊」就是內心的知覺。它有瞭解和分別的功用,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產生六識,然後瞭解六境;瞭解六境後,隨即分別六境,知其長、短、扁、圓,白、紅、藍、綠,是好、是壞。透過「識蘊」而知道色、受、想、行蘊的作用。 
二、解釋五蘊由來 
為什麼說「五蘊皆空」呢?因為這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是無常、是不實。
先來看「色蘊」。為什麼會有「色蘊」?它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元素組合而成,如果沒有四大──骨骼、血液、分泌體、體溫、空氣,還有人的色身嗎? 
再看「受蘊」。人的感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到五境──色、聲、香、味、觸才產生的。五根為因,五境為緣,產生感受的果。若無無根、五境等接觸,如何有「受蘊」? 
「想蘊」則產生於感受之後,當五根接觸到五境,有了各種感受,內心才取境相而引發思想。若無受蘊,「想蘊」何來? 
「行蘊」則是思想之後,所引生的內心造作,由取境思想而產生各種情緒變化,起為喜怒哀樂等感情。若無「想蘊」,「行蘊」何來? 
「識蘊」的瞭解分別,則在於五根接觸五境之後所產生,稱為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加上意識,了別於內心法塵,總稱六識。六識的存在緣於色、受、想、行,若無前四蘊,「識蘊」又將依何而存在? 
三、總結「五蘊皆空」 
從前面的剖析可知,五蘊的產生都是有因有緣、依因待緣的,因緣的成熟會合,而有五蘊的產生。 
既然五蘊有生,就表示五蘊本來是不存在的。雖然因緣的會合,有了五蘊,但是,因緣是會分開的。因緣分開後,五蘊也就跟著消失、不存在了。試問:有人長生不死嗎?有人快樂一輩子、或痛苦一輩子嗎?有人能思想不停嗎?有人能常在喜怒哀樂中嗎?有人內心常在清醒中,不會昏睡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表示我人身心五蘊的不實。五蘊的存在,只是現象而已,其實內在隨時在變化。身體(色蘊)新陳代謝不停;感受忽苦忽樂或平淡無奇;思想雖能綿延不絕,總有停止時;情緒感情再豐富,也有低落不振時;再明白清醒的內心,也有糊塗時。 
所以,《大般若經》形容五蘊是: 
色如聚沫──此身如水沫,雖有表面存在,體內空空,不久就消滅。 
受如水泡──就像洗衣粉,和水攪一攪後,就產生水泡,但不久即滅,人的苦受、樂受亦然。 
想如陽燄──如日光所照,出現了一些彩霞等美麗景色,但不久即消失,人的思想亦然。 
行如芭蕉──芭蕉是空心的,表示不實,人的喜怒哀樂亦然。
識如幻事──就如魔術師所變化出來的東西,並非真有其事,人的意識何嘗不如此? 
因此,「五蘊」是不實在的,它的存在只是表像、現象、假像,它們是沒有實體的,所以說「五蘊皆空」。 
徹底來說,五蘊未生前不存在,當然是空﹝無﹞;生後會消滅,滅後不存在,是空﹝無﹞;就是生後、未滅前,它的存在也是毫無實體,隨時在變化。這不是「空」嗎?﹝無自性故,隨緣展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http://cc.kmu.edu.tw/~m700070/MM7/MM7-050.htm

arrow
arrow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