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好的耕作福田

有量就有福
  在台南也有個故事——有一個賣龍眼的攤販,看到委員捧著愛心箱走近攤位,就不高興地說:「不要站在這裡,你們站在這裡,我今天就別做生意了。」
  但是不遠處,有個賣鳳梨的攤販說:「師姊,妳們來我這裡,快來!因為妳們都是菩薩,有這群菩薩站在我旁邊,我今天人氣一定很旺。」
  委員們很感恩,趕快站在那個攤位旁,賣鳳梨的先生趕緊拿了礦泉水、果汁要請委員喝。他說:「妳們太辛苦了!外面太陽這麼大,趕快補充水分。」
  半天下來,賣龍眼的生意並不好,賣鳳梨的生意卻好得很,果然人氣很旺,一下子就賣光了!這是個有趣的對照,也是耐人尋味的故事。

富有的人生
  還有人更發心——有位賣西瓜的攤販,看到委員勸募很辛苦,人潮總是稀稀少少的。他就拿把椅子放在中間、站上去,然後拿起麥克風說:「來啊!來啊!你們捐一百元給慈濟去救災,我就送一粒西瓜。」人潮就不斷來了,他也很慷慨地「送西瓜、募愛心、送愛心」,授受皆歡喜。
  旁邊是賣菜的,也被感染了,說:「只要你們投錢進愛心箱,我就送一把青菜。」看到經營小攤生意的人士發大心,有人就感慨地說:「愈有錢的人,有時候愈難勸募,因為捐小錢沒面子,捐大錢捨不得,所以愈有錢的人愈難喜捨。」
  其實,台灣也有不少「富中之富」的人。像有些參與「土耳其震災」勸募的榮董、委員說:「噢!勸募很辛苦,自己捐比較快。」大家既出錢又出力,這正是富中之富的人生。

何者最有福
  當災難發生時,什麼樣的力量讓人最有依靠感?就是「大愛」。所以我常常說,人生,有愛才有福。
  台灣有很多愛心人士,有那分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與大捨無求的愛,這就是最誠懇的愛。希望把大愛的文化,帶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讓大家都知道人生何者最有福。
  其實,能「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能「健康做」,這樣的人生是最幸福的,還要貪求什麼呢?
  人生有很多事是求不得的,我們要自己去開創機運。佛陀告訴我們「眾生共業」,我深信這句話。「業」的意思是「運作」,業有善業、惡業,善業就是福,惡業就是罪。要造福業,還是要造罪業,都是在一念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反觀自性。

修福與修慧

  佛經中有一段故事:有兩個師兄弟,一個很精進唸佛、拜佛很虔誠;另一個只是喜歡修福,幫助困苦的人。
  這兩位修行者轉世之後,有一天,一位出家人拿著空缽,經過國王的花園,看到一頭披金戴銀的大象,身上還用綢緞覆蓋著,所住的象舍也很豪華,有上好的蚊帳遮蓋,並且用上好的毯子鋪在地上讓牠睡,因為牠是國王最寵愛的象。
  這位已修證的出家人走到豪華的象舍前,說:「師弟啊!我們過去生在修行時都有所偏頗,我輕視造福、只重修慧,所以落得現在常常托空缽,有一頓、沒一頓的,吃盡了苦頭。而你只修福不修慧,今生生活無憂,受人寵愛、照顧,多麼有福報啊!可惜你卻墮入畜生道。」
  由這則短短的故事,我們應該有所領悟。社會上有些富有的人,名利心卻很重,不曾想過要做好事,不知道要修福修慧;有些人則認為:只要虔誠拜佛就是修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其實,這兩者都不對,種如是因,也要培養如是緣;如是好因,如是好緣,才能得到好的果報。所以學佛最重要的就是——福慧雙修,平行精進。

自我祝福
  懂得自我祝福,好運才會來;講不好的話,等於是自我詛咒。有位委員勸募時,對方卻說:「我都欠人救濟了,哪有錢救別人?」不願意付出,又要自我詛咒,這是很不好的「口願」。其實,若能從內心虔誠歡喜、隨力付出,或是口頭上隨喜讚嘆,這都有功德。
  委員提起這個案例,讓我想起將近三十年前,基隆也有類似的一個例子。當時慈善工作已傳佈到基隆,當地也有我們的救濟個案;會員們覺得自己捐的錢,果真都用於救人,所以又去向別人勸募。
  有位中年人看到大家每月十元、二十元地捐獻,他好奇地問:「怎麼每月都有人來跟你們收會錢,到底能不能收回本錢?」會員說:「不是啦!這是要救人的。你要參加嗎?」他沒好氣地說:「怎麼每個月都要?人家是捐一次就好,哪像你們這樣?捐這一點錢就能救人,那先來救我,我需要人救。」
  這位會員和他有點親戚關係,聽了他的話,不以為然地說:「你真的需要人救濟嗎?」他答:「是啊!我悽慘落魄的,需要你們來救我!」會員說:「哪天你如果真的需要時,我再去救你!」一年之後,這位中年人的兒子出車禍,太太生病,他自己中風,接二連三發生事情,後來真的是慈濟在幫助他們。
  有一次,我去臺北時,會員告訴我這個案例,我說:「以後我們不要讓對方有機會說不好的話,對方如果沒有隨喜心,就不要再問『要不要參加?』我不希望看到有人因此而造口業,所以不要強求,一切隨緣就好。」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839&cid=0&page=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