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與無住(2/3

住的層次

第一、住於相:住於一個單純的「相」裡,譬如打坐時,單純地聽聲音,聽外面的風聲、雨聲、鐘聲、馬達聲。或專心地看一個對象、一棵樹、一朵花。或像數息法,把注意力專放在呼吸上。如念佛法門則專注於佛號。甚至有的人用觀想,觀想一個月亮、一尊佛像,或某一類境相。以上的方法都是把心安住在一個很單純的「相」上。

就「住」於相的法門而言,雖都是輕易而有效的方法。可是卻也有另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不夠實際。譬如聽雨聲,試問一年到頭有幾天下雨,若不下雨時,就沒得聽了,那又該怎麼辦?或數息法,現在你可以坐在這裡專心數息,可是你卻不可能每分每秒都盤坐數息,你還得吃飯、睡覺、辦事!請問誰能一面開車一面數息?不可能的!人生既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辦,就不可能只把心單純地專注在一個對象上。所以「住於相」的法門雖很容易入手,可是修久了,或不容易提升,或易與生活脫節,所以不究竟。

第二、住於事:事情有大有小,但都有它變化的過程。譬如農夫種菜,從翻土、撒種,到長大、收成。過程是連續的,有它一定的次序,故不同於前面只單純地念佛或數息。或建築師負責蓋房子,從看地、整地到設計、發包,過程相當複雜。事情中小的可能幾分鐘就做完了,而大的可能二十年、三十年還在進行。前面所說,人生要有志,這志主要是從興趣發展到事業。故其涵蓋的時間比較長,涵蓋的空間也比較廣。所以「住於事」,就比「住於相」好多了。但因為它還只是一類事而已,故還是有限的。

第三、住於理:住於一類道理。世間萬物,不管是一個生命、一粒細胞,甚至整個宇宙,都在變化中。且變化中仍有它不變的理則在,或曰物理、生理、心理、倫理……。故如能悟出它的理,就可在變化的現象中,尋得安心住處。

入門方便

以一般眾生都是有心人,所以「住」的法門對一般人來講是最相應的。因此,佛法的修行,還是以「住」為入門方便。就如信、解、行、證,一開始先有信,信其實就是「住」。住於我們對三寶的信願中。

又佛法中的安心法門,也多是由「住」入手。如修定法門多屬於「住於相」,數息是住於息的相,而念佛是住於佛的相。其次是「住於事」,發心住於修行的事,住於自度度人的事。這當然不是幾分鐘、幾個月就可以做得了的,甚至不是一輩子、二輩子可完成的。人生首要有志,故佛法的初門也從志起。故信心、立志、發願,共成為安心的初門。三是住於理,什麼理?就是因果之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肯定因果,而安身立命。因眾生都執著「有」,故住與眾生的習性最相應,但這跟諸法實相卻不相應。

二、無住實相

我常問別人一個問題:佛法既講諸行無常,那我們還打坐修定是什麼意思?無常就是指世間都在變化,不只外境在變,連內心也都在變。既然一切都在變,如何能定?又三法印中有「諸法無我」,故不只找不到一個地方可讓我們安心,甚至連這個要安的心,也都是不實在的。既「能住」是無我的,而「所住」又是無常的。那怎麼能讓我們的心住於定呢?

所以真正的佛法必曰「無住」。故一切講「住」的,都是方便法。因為眾生都著「有」,心若沒處安,他就亂了,所以必先找個東西讓他安,即使這東西是假的,也將有用。就如一個人心裡狐疑不定時,甚至抽籤問卜,都能讓他的心暫時安定一下,可是這不算真智慧,頂多救急一時而已,真正的究竟要從無住著手。

不安而安

從無住法門來講,安心究竟要安在什麼地方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安就是和諧。故要從接受你的當下、接受事情本來的樣子,而使心境和諧。所以,安心就是不刻意去造作取捨,愈要把心安在一種境界,反而愈不能安,因為諸行無常嘛!它一直在變動,你卻叫它不變,這反而是煩惱的根本。譬如「老」,我們都知道人會老,也會死,可是沒有人甘願這麼快老、這麼快死,所以才有煩惱。如果我能接受它,隨順它,反而沒事。所以不去安它,反而是真正的安心法門。以無住,才能真正的安住。

從住到不住

眾生的心既然都是著「有」,所以要從「住」入門。而無住又才是究竟的,那麼,如何能從「住」跳到「無住」?會不會從定發慧,「住」一段時間後,突然變成「不住」了?不可能!要從「住」轉到「不住」的關鍵──乃是「住於無住之理」。如果我們所覺悟到的理,可以涵盡一切變化的現象,那我們的心便可安住在這個理中,這個理是什麼?其實就是緣起的理

緣起之理

今天各位到這裡來打坐、來聽開示,請問是誰叫你來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認定是自己要來的,其實不然!事實上是「緣」促成了你要來的決定:你的個性、學佛因緣及同參道友的介紹等,共同促成來的現實,這就是緣起法。以因緣不斷地在變化之中,沒有人能夠主掌,故一切都是無住的。若能瞭解這個理,我們才好安於無住的實相裡。所以要從理的深入透徹中,去轉化「住」的習性。

我過去曾寫過一首偈子:

情疏情切情迷離,夢起夢落夢依稀;

緣聚緣散緣如是,任風任雨任白雲。

「情疏情切情迷離」:人活在世間,常於愛恨、貪瞋、卑慢中鑽來鑽去,有時很喜歡,以至想佔有,有些夠討厭,急著去擺脫。疏是疏忽、遠離。切是貼切、親愛。不管是疏還是切!它都在不斷地幻化中,變到最後卻迷離了!連自己都糊塗了,不知道自己真正愛的是什麼?厭的又是什麼?

「夢起夢落夢依稀」:如那一天回想起十年前所做的一切,所喜歡的人,所討厭的事,卻彷彿一場夢。過去曾愛得要命、氣得發狂,而現在只覺得淡而無味。即使回首往事歷歷,似依稀可尋,但已沒當初那種激情了!

「緣聚緣散緣如是」:從當初的激動到今天的淡然,這都是諸法的緣在造化的。緣聚了,我們見面;緣散了,我們分離。聚時,即使愛得發狂;等到緣散分離了,卻也只是夢境依稀而已。

「任風任雨任自雲」:深入去看這些愛恨、合離,只是緣在變化,沒有人能夠主宰。所以最後認了,來就讓它來吧!去就讓它去已。任世間白雲蒼狗,我已不受影響!

這也是說,從最初的執著── 情疏、情切(有住),到透過緣起的觀照── 緣聚緣散(無住),最後才能產生任風任雨的自在。因此,修行就是從理觀到事證。

返觀自心

我們從善知識的開示或佛經中的教授中,瞭解到這「無住的理」,但不表示已能相應了。因為過去有所住的習性還是存在。所以要依「無住的理」時常做觀照,既觀照世間種種相,也觀照內心種種相,而使它漸成無住。如何觀照?先觀照世間是虛妄生滅。佛法曾說,世間的事,就像水波上的泡沫,即使一時起了,也一下子就消散了。我們所曾最愛的、最恨的,甚至我們自己,都只是水中乍起乍落的泡沫而已。看多了,就無所謂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而一般人常把小事看得很嚴重,像中了獎或挨了罵,都耿耿於懷,可是從整個生命來看,這些都是芝麻蒜皮的事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