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說:「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佛家說:「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前者的豁達來自生命經歷的淬煉,在經過無數事件的洗禮後,終於產生一股淡定的生命情懷。回首過往,一切皆如過眼雲煙,再也不足掛齒。後者,則是當下直觀。不論生命經驗如何,都能了知一切事法本性清淨、寂滅,不需再有所轉折或思惟,一切都是本地風光。也正如禪師所云:不是風動,亦不是幡動,而是心動。所以當心不為所動時,就讓百花自爭妍,自身則一派自在,不沾著絲毫貪染。

 

《續傳燈錄》卷22記載:「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然見山秖是山、見水秖是水。」惟信禪師面對境界的三個解讀層次,無疑也是生命智慧的開展與依歸。

 

第一個「見山是山」,就是一般的基本認識能力,看到啥就是啥,除非是神識不清或是故意玩笑,不然必定不會指鹿為馬,錯把馮京當馬涼。

第二個「見山不是山」,這可不是睜眼說瞎話,是真的見山,不是山。因為心境與思考都跳脫原有的窠臼,能突破世俗的約定概念,隨自己的心「真實地」去看山、並與之對話。再者,眼前的山,只是暫時如此出現,跳不出諸法成、住、壞、空的定則;在眾多因緣牽引中,一切事法都非永恆,只是客觀存在而本質非真啊,所以如實接受當下所見,卻也不因此而產生黏著或種種情緒,成了「絕緣體」。

不過第三層次的「見山又是山」與第一層次的「見山是山」是完全不同的二種心境與見解,後者雖是「絕緣體」,但是具足智慧的觀照,截然不是「走馬見山」式的粗淺印象。

 

而蘇軾呢?在走過人生的高峰,也經歷困頓顛沛,生命的厚度、深度在無形中被傾力擴展了,從中獲致豁達與睿智。即使尚未得個休歇處,但至少遍嚐了生命的滋味,在諸味雜陳中卻能依舊獨鍾原味的單純與清淡。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能在回首之際輕歎一聲「也無風雨也無晴」,也算是具足人生洞見啊!不過,若當一切再重來一遍,是否也能如禪師一樣「百花叢裡過,遍葉不沾身」?亦是仍需經過幾番煎熬後再感嘆:「也無風雨也無晴」呢!

出處: 也無風雨也無晴 - 水在行中央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hadra/5218693#ixzz1bC7lNMq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勤學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